大雨过后,有时可见到一些长圆锥形的螺,它们可不是还没长大的小螺蛳,而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钉螺。
1钉螺特写钉螺的外壳呈长圆锥形,属于右旋螺,成年钉螺长度一般不超过10mm,宽度不超过4mm,壳口呈卵圆形,边缘光滑;在钉螺软体部分附着有一层薄的较透明角质层,称为厣(yan),螺厣为封闭壳口的小盖。湖沼和水网地区的钉螺壳表面有纵向隆起,称为纵肋,这种钉螺也称为肋壳钉螺。山区的钉螺壳表面纵向隆起不明显或光滑,称为光壳钉螺。2钉螺与血吸虫病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其本身并不会让人感染血吸虫,只是提供血吸虫幼虫(毛蚴)大量无性增殖的场所。也就是说,血吸虫幼虫只有经过在钉螺体内增殖后才能成为对人和动物具有感染性的尾蚴。
要造成血吸虫病流行,钉螺只是必要条件之一,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传染源(病人或病畜)、传染源的粪便污染有螺环境、人畜接触疫水(水中含有尾蚴)等多项条件。在国内有些地区,虽然有钉螺存在,却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钉螺也是血吸虫感染的受害者,钉螺在自然界的寿命一般一年左右,被血吸虫感染的钉螺寿命也受到影响。
3上海消除血吸虫病上海曾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比较严重的省市之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钉螺在本市很常见,特别是在郊区的河边、沟渠和田埂边的草丛里。在本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60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下,目前钉螺在本市已很少见,仅在部分郊区的个别野外环境中偶尔能够发现。对捕获钉螺进行实验室检查,已连续40多年未发现感染血吸虫的钉螺。
4钉螺监测在继续虽然上海现在没有血吸虫病了,但钉螺还存在,为了帮助我们继续做好监测工作,把血吸虫病消除状态进行到底,当您发现形似钉螺的“螺蛳”,请联系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与钉螺容易混淆的螺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