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你吃的不是钉螺

钉螺是啥玩意儿?稍微上点儿年纪的朋友都应该知道,钉螺和血吸虫密切相关,而血吸虫是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寄生虫,曾经肆虐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无尽苦痛。主席诗云“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说的就是血吸虫病造成的悲催景象。

图〇:血吸虫生活史

虽说近年来血吸虫病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但总体上翻不起什么大浪,此病基本已被控制住。血吸虫微小不可见,难以精准杀灭,故当年“送瘟神”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消灭其中间宿主钉螺,达到“渡河未济,击其中流”的效果。钉螺的恶名也随之远播全国,至今令很多人心有余悸。

不过,“钉螺”又经常在人们生活中出现,和吃密切相关,像什么酱爆钉螺、辣炒钉螺、清煮钉螺等等不一而足。有时候这也难免让人起疑,为啥一个血吸虫宿主还能堂而皇之的走上餐桌。虽说“彻底熟食,安全无忧”,但毕竟钉螺曾是万恶之源,吃着心里不膈应么?

膈应吗?不需要。因为这些不幸被人们烹了的“钉螺”,并非真正的钉螺,只是螺壳大体上呈锥形,被人们误称为“钉螺”而已。在青岛的地界上,最常见的伪“钉螺”是锥螺,在超市中通常会以凉拌熟食的面目出现,市面上偶尔也有生的卖,价格极为低廉,甚至比紫贻贝还要便宜,便宜到我这种穷人都因自重身份而不好意思买。

图一:香辣锥螺,摄于青岛超市

图二:棒锥螺,产地大连

以上皆是锥螺,壳体修长精致,确实是很像锥子。图一为超市常见的“香辣锥螺”,已被敲掉了尾部,以方便人们食用,不然很难把螺肉“吸”出来,这和吃田螺的道理是一样的。锥螺是中腹足目锥螺科种类的统称,本砖家学艺不精,无力鉴别具体种类,大概以棒锥螺/Turritellabacillum为主。此螺本有俗名“吸波罗”或“大吸波罗”,现在叫它“钉螺”的反而更多。

图三:滩栖螺

图四:疑似滩栖螺,摄于唐岛湾海滩

除锥螺之外,青岛海域另有一类螺,有时候也被胡乱称为“钉螺”,即栖息在海滩上的滩栖螺/Battillariaspp.,中腹足目汇螺科。其形状和锥螺略似,细节差别很大,其壳表通常有很多的螺肋及显著的粗纵肋,锥螺则相对光滑。滩栖螺的肉似乎比更锥螺更少,可食性差,我是接受不了的。呃,种类也分不清,只能笼统称“滩栖螺”。

图五:辣炒海瓜子

还有一种壳体锥形的螺,新腹足目织纹螺科的纵肋织纹螺/Nassariusvariciferus,因其体型并不细长,且在青岛人心目中的地位比前述两类高得多,所以从来不会被错呼为“钉螺”,而是被亲切地叫做“海瓜子”。一碟香辣海瓜子,一扎冰镇散啤,是青岛人民的消暑神品。网上传言织纹螺可能含有神经毒素,可致人死命,这倒是真的,但毒素来源于食物,北方海域一般不会有,可以放心吃。

图六:湖北钉螺

钉螺到底更像谁呢?仅从外形粗略地看,最像纵肋织纹螺,其次滩栖螺,和锥螺相差最大。不过,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误食钉螺,钉螺只产于南方淡水水域,北方没有,海里也没有。国内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湖北钉螺/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yfxxcb/5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