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有下列四个基本特征:

(一)病原体

每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病原体(pathogen)引起的。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寄生虫。近年还证实一种不同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缺乏核酸结构的具有感染性的变异蛋白质,称为朊粒(prion),是人类几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一克雅病(CJD)、库鲁病及变异性克雅病(VCJD)即人类疯牛病等的病原。历史上许多传染病都是先认识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然后才认识其病原体。随着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深入,对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特定病原体的检出在确定传染病的诊断和流行中有着重大意义。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发现新的传染病病原体。

(二)传染性

传染性(nfetivit)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例如,耳源性脑膜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在临床上都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但前者无传染性,无须隔离,后者则有传染性,必须隔离。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能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他人。传染病患者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它在每一种传染病中都相对固定,可作为隔离患者的依据之一。

(三)流行病学特征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各种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efeature):

1.流行性可分为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散发(sporadieoccurrence)是指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常年发病情况或常年一般发病率水平,可能是由于人群对某病的免疫水平较高,或某病的隐性感染率较高,或某病不容易传播等。暴发(oubreak)是指在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期内突然出现许多同一疾病的患者,大多是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如食物中毒流彳j性感冒等。当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发病率水平或为散发发病率的数倍时称为流行(epidemic)。

当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波及全国各地,甚至超出国界或洲境时称为大流行(pandemie)或称世界性流行,如年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大流行.年的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

.季节性不少传染病的发病率每年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升高,主要原因为气温的高低和昆虫媒介的有无。如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寒冷的冬、春季节,肠道传染病及虫媒传染病好发于炎热的夏秋季节。

3.地方性有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由于中间宿主的存在、地理条件、气温条件、人民生活习惯等原因,常局限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发生.如恙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等。主要以野生动物为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也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4.外来性指在国内或地区内原来不存在.而从国外或外地通过外来人口或物品传人的传染病,如霍乱。

(四)感染后免疫

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指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索)的特异性免疫。通过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可知其是否具有免疫力。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和疫苗接种一样都属于主动免疫。通过注射或从母体获得抗体的免疫力都属于被动免疫。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有些传染病.如麻疹、脊髓灰质炎和乙型脑炎等.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保持终生;但有些传染病则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较短.如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病等。在临床上,感染后免疫如果持续时间较短.可出现下列现象:

1.再感染指同一传染病在痊愈后.经过长短不等间隙再度感染,如感冒、细菌性痢疾。

.重复感染指疾病尚在进行过程中.同一种病原体再度侵袭而又感染.此在蠕虫病(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丝虫病)中较为常见,是发展为重症的主要原因,因其感染后通常不产生保护性免疫。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急症处理诊断学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yfxxcb/6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