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美食绝不可辜负
炎炎夏日,爱吃鱼生的你们,注意啦
一定要小心感染肝吸虫病哦
保卫舌尖上的安全,夏季严防病“虫”口入
今天小编就带你随我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一起做个“小实验”
看看“肝吸虫”的真面目吧~
肝吸虫病监测
为进一步研究我区淡水鱼、虾、蟹中肝吸虫的感染情况,保卫浦口区居民们舌尖上的安全,6月5日,一次专业严格、精密有序的研究性监测“实验”在我区疾控中心开展,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戴洋主任现场指导。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事先在我区菜场和超市采购了一定量的河虾、河蟹、麦穗鱼、棒花鱼、鳑鲏鱼、鲫鱼及各种小杂鱼等各种水产品。
在抽取了检测样本后,分别取样制作了鱼肉压片、河虾肉压片以及河蟹肉压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监测。
经过严格的镜下观察,在一条麦穗鱼压片中检测出肝吸虫囊蚴,河虾和河蟹未查出肝吸虫囊蚴。
如此可怕的肝吸虫到底是什么虫虫呢?
感染后会有什么危害?
爱吃鱼生的宝宝们如何才能够安心的大快朵颐呢?
withyou小浦话健康什么是肝吸虫病?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又称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当前我国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目前,肝吸虫病在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广东、广西、香港、台湾以及东北三省流行较为严重,这些地区的人们比较喜欢吃淡水生鱼片。
肝吸虫生活史人群感染方式鱼生配料,看上去五光十色,美轮美奂,味道也很鲜美,但是肝吸虫病与吃鱼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淡水鱼易受到肝吸虫幼虫感染,生吃淡水鱼,肝吸虫幼虫就会进入人体,在肝胆管内寄生产卵并分泌有毒物质,引发-系列并发症。如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
症状不明显
危害却不容忽视
肝吸虫病病人主要是肝受损,可出现如疲劳乏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出现肝硬化和腹水,甚至死亡。儿童患者可致发育不良。
预防措施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没煮熟的鱼虾等水产品。食用时,保证至少煮沸5分钟以上再食用。
2.用来处理生熟食品的刀、砧板要分开,不可混用;盛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
3.不要拿生的鱼鳞、鱼内脏、鱼鳃等喂狗、猫,洗鱼的生水也不能用于喂猪或其他家养动物。
4.对于进食过淡水鱼生的人来说,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感染肝吸虫就要进行驱虫治疗。常用药物有吡喹酮。
常见误区
误区1:酱油、芥末等调味料能杀死肝吸虫?
正解:不能!肝吸虫的囊蚴对调味品的抵抗力比较强,调味品短时间内无法起到杀虫功效。
误区2:喝白酒可以杀虫?
正解:不能!喝白酒不但杀不死肝吸虫,反而会加重对肝脏的负担。
误区3:与别人共餐时有鱼生,自己不食用鱼生,会感染吗?
正解:有这样的可能性,因为寄生在鱼肉上的肝吸虫囊蚴可污染到筷子,交叉污染到别的热菜。
超过90度只需几秒钟肝吸虫就会被杀死
因此食用淡水鱼虾蟹时煮熟煮透再食用,才是王道科学选购,合理加工
不仅能够防止病从口入
也一样可以享受营养和美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