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子,中医叫做“疣目”、“千日疮”、“枯筋箭”,俗称“刺瘊”、“瘊子”等。其好发部位以手背、指背、头面以及颈项、背部为多见。
人为什么会长瘊子?中医认为因风邪搏于肌肤而生,或因肝虚血燥,筋气不荣所致。长了瘊子,美没了。赶紧给大家几个疗瘊子的偏方:
01
用蜘蛛圆网之外的粗丝,在瘊子的底部围绕缠绕好,蜘蛛丝就越来越紧,血脉和瘊子就隔离开了,不超过一天就能掉了。(这是东北人给出的偏方)
02
用鲜桐子一两。将成熟的鲜桐子削去其尖端,即用带有粘性的外溢的浆液涂于瘊子的表面,待其自干,不必包扎。一周后瘊子不脱落,就再涂一次,多数能一次治愈。(这是四川人的偏方)
03
用小白方瓜(长南瓜)和小方瓜籽,在瘊子上擦抹,每天擦三五下,过四五天瘊子变黑了,轮廓变小了。再过十一二天就掉了。这是针对刺瘊的治疗。
04
香附子研成面,不拘多少,好醋适量。用好醋调成浆糊,涂在瘊子上,三天即愈。
05
鸦胆子一个,捣碎,将瘊子刺破,少见血,敷上数日而愈。
06
麦糠一捧。将麦糠一捧用水熬过,以其水洗,六次后瘊子即能脱落。
云武瘊哥瘊哥你真了不得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