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
发布时间:-06-26
国卫办疾控函[]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耐药肺结核报告管理工作,决定自年7月1日起,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肺结核分类进行调整,现将有关调整事宜通知如下: 一、乙类传染病肺结核分类由“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调整为“利福平耐药、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详见附件。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对诊疗过程中发现的利福平耐药(含耐多药)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在传染病报告卡中填报肺结核(利福平耐药),并及时录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如诊断肺结核时无耐药检测结果,应当先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报告病例,并在得到耐药检测结果后及时进行订正。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功能改造并发布至测试系统,请各地认真组织功能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已实现数据直接交换的地区,请通知数据交换单位在公共卫生数据交换服务平台下载修订后的相关技术文档,尽快进行调整。 四、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调整工作,尽快更新传染病报告卡,组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员培训,做好系统调整后续工作。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年6月15日
附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 2、订正报告
姓名*:(患儿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性别*:男女
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岁月天)
工作单位(学校):联系
病人属于*: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它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
现住址(详填)*: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
人群分类*:
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
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
(2)急性、慢性(乙型肝炎*、血吸虫病*、丙肝)
发病日期*:年月日
诊断日期*:年月日时
死亡日期:年月日
甲类传染病*:
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艾滋病病人HIV)、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丁肝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皮肤炭疽未分型)、痢疾(细菌性阿米巴性)、肺结核(利福平耐药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伤寒(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Ⅰ期Ⅱ期Ⅲ期胎传隐性)、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间日疟恶性疟未分型)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订正病名:退卡原因:
报告单位:联系
填卡医生*:填卡日期*:年月日
备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
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尚未获得身份识别号码的人员用特定编码标识。 性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同时填报出生日期和年龄。 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为天或月。 工作单位(学校):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幼托儿童须详细填写所在学校及班级名称。 联系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现住 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发病日期:本次发病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初检日期或就诊时间;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献血者献血日期。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期,需填写至小时;采供血机构填写确认实验日期。 死亡日期:病例的死亡时间。 疾病名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 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填写纳入报告管理的其它传染病病种名称。 订正病名:订正报告填写订正前的病名。 退卡原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填卡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医生姓名。 填卡日期:填写本卡日期。 备注:用户可填写文字信息,如最终确诊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的病名等。 注:报告卡带“*”部份为必填项目。
委机关办公厅人事司规划与信息司财务司法制司体制改革司卫生应急办公室疾病预防控制局医政医管局基层卫生司妇幼健康服务司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综合监督局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司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宣传司科技教育司国际合作司机关党委离退休干部局驻委纪检组监察局地方卫生计生部门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 天津市卫生计生委 河北省卫生计生委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辽宁省卫生计生委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 福建省卫生计生委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 山东省卫生计生委 河南省卫生计生委 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海南省卫生计生委 重庆市卫生计生委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 贵州省卫生计生委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 陕西省卫生计生委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 青海省卫生计生委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计生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计生委 大连市卫生计生委 青岛市卫生计生委 宁波市卫生计生委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 西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直属和联系单位 医科院 疾控中心 监督中心 药具管理中心 机关服务局(中心) 食品评估中心 医院 医院 医院 科研所 健康教育中心 宣教中心 统计信息中心 干部培训中心(党校) 卫生发展中心 人发中心 项目监管中心 医管中心 医学考试中心 医院研究所 国际交流中心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心血管中心 科技发展中心 继续教育中心 癌症中心 人口文化中心 流动人口中心 南京培训中心 家庭保健中心 计生协会 医学会 预防医学会 人口基金会 文化促进会 人口学会 健康报社 人口报社 人卫社 人口出版社 人生杂志社 妇幼健康研究会 业务主管社会组织 中德医学协会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友会 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 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 中国人口学会 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 中华口腔医学会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 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 妇幼健康研究会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 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马海德基金会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 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中国医学基金会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 中国癌症基金会 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中国地方病协会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卫生摄影协会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 中国卫生计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 中国卫生有害生物防制协会 中国输血协会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中国性学会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 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 中国社区卫生协会 中国抗癫痫协会 医院协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相关链接中国政府网学用习总书记讲话成果中央国家机关举报电话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版权所有,不得非法镜像.ICP备案编号:京ICP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