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全面推广盾构渣土分离处理
优化施工组织提高复工效率
近日,深圳地铁各条在建线路全面复工,正式按下年施工生产“快进键”——13号线首个盾构渣土集中处理中心正式运营,这同时也是深圳地铁首个室内渣土处理中心,将助推建设施工能效、环保双提升。
13号线室内渣土处理中心
为确保复工复产加速进行,深铁建设一方面持续强化疫情期间“军事化”“网格化”管理,一方面积极谋划实施施工组织的好方法,通过提高效率弥补工期时间上的延误。
区间盾构掘进中
优化施工组织提高复工效率
2月22日,地铁13号线四工区盾构渣土集中处理中心正式运营。该中心充分利用施工场地周边的空置厂房,通过分离系统设备对盾构运出渣土进行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可实现零占地、降噪音、减污染、多节能、降成本等绿色环保优势。
现场业主代表进行工筹谋划
据了解,地铁13号线四工区盾构渣土总量接近55万立方米,盾构施工工期紧、出渣任务重,盾构渣土处置工作量大。而该渣土集中处理中心运营后,对渣土的单位处理能力达到立方米/小时,每天最高可处理立方盾构渣土。
设备细沙脱水
通过近3天的运营,该中心共处理盾构渣土立方米,获得可利用资源细砂立方米,转化率达到30%,不仅提高了出渣效率,还避免了泥浆污水渗漏,确保外运渣土满足运输要求,极大的推动了线路的复工复产。
压滤出可回收泥饼
环保就是硬道理!
四期工程全面推广渣土无害化处理
14号线室外渣土处理中心
盾构渣土由于含水率高,流动性大,未经处理直接外运处置环境污染风险高,处置困难。
在深圳地铁三期二阶段工程中,试点采用机械现场进行泥水、泥砂分离,分离出水、砂、泥饼,水可以回用于系统及现场场地冲洗等,砂可用于管沟回填、生产低标号混凝土等再利用,泥饼含水率较底,可直接外运弃置。
处理后的可再利用砂石料
三期工程6号线二期、10号线、3号线南延等8个工地试点,共处理盾构渣土约32万方,筛选出砂石等材料约9万方。
四期工程计划建设50处盾构渣土处理设施,使盾构渣土全面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
届时,盾构渣土处理率将达70%,将分离出砂石料约万方,不仅减少填埋占地,还能用于管沟回填,可实现巨大的经济、环保效益。
来源:第二建设分公司、工程管理部
文图:吴超、欧怡君
编辑:欧怡君
审核:廖启琳
本文由深铁建设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我们一起见证
地铁建设历程
深圳地铁建设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