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虾网络配图)
美国新一期《国家科学院学报》刊登报告说,西非塞内加尔的淡水虾会捕食血吸虫寄生的钉螺,这一发现有望为防控血吸虫病蔓延提供有效的天然方法。
塞内加尔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区。美国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对当地两个村的村民和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进行了跟踪研究。在其中一个村,研究人员向河中投放了当地的一种河虾。一年半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投放河虾的村里,寄生有血吸虫的钉螺比未投放河虾的村少80%,当地人的尿液中所含血吸虫虫卵的平均值则降低了50%。
据研究人员介绍,河虾捕食钉螺,而由于河虾体内不支持血吸虫生存,因此自身不会感染血吸虫病。通过投放河虾,加上药物治疗,高发区的血吸虫病得到控制。
(钉螺资料图片)
研究人员说,由于血吸虫病很容易反复,仅靠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疫情,而投放河虾则有助于疫情防控。此外,由于河虾是一种可出售的高蛋白食物,村民对于养殖河虾应该会有积极性。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苏珊·索科洛夫认为,投放河虾有四大好处:控制疾病、恢复生态多样性、减贫和改善营养。
世界各地有大约8亿人面临感染血吸虫病的风险。在非洲,修筑水坝之后,往往出现血吸虫病感染率急剧增加的现象。研究小组推测,建造水坝一方面有利于钉螺的栖息,另一方面不利于钉螺天敌,如河虾等的繁殖。
(资讯来源::18;32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相关资料克氏原螯虾与钉螺
克氏原螯虾是一种节肢动物,原产于北美洲,原本与我国的钉螺毫无关系,其食性杂,植物和动物性饵料均能食用,也能捕食钉螺。
杀虫剂增加血吸虫病爆发风险
杀虫剂是一把双刃剑:它们让农业的生产效率更高,但如果使用不当,会伤害野生动物和人类。如今,生态学家确认了发展中国家使用杀虫剂造成的一种新威胁。通过杀死蠕虫寄生的蜗牛的捕食者,它们会提高继疟疾后第二种最常见的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爆发的风险。
白癜风忌食白癜风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