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广汉日新月异
戳?微新广汉
重磅消息!
广汉市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10月21日至24日,四川省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卫生健康、省农业农村、省林业和草原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评估组,对广汉市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组专家通过咨询、讨论和评审,形成评估意见,一致认为:广汉市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达到国家标准!考核评估在四天的评估检查中,专家组在查阅和分析广汉市历史疫情资料基础上,重点抽取历史疫情重的西高镇李堰村、西外乡楠林村、连山镇锦花村3个乡镇3个村作为现场考核点,进行了人畜病情、螺情考核,并对广汉全市的血防资料及整体技能进行评估。资料组、查螺组、人群查病组、动物查病组通过实地查看、现场考核、资料查阅及现场技能考核等方式,分别形成了专项报告。在评估检查中,专家组对广汉血吸虫病消除工作的资料、螺情、人群病情、动物病情、现场技能考核等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和分值。
广汉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能取得如此成绩
少不了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
广汉是如何从
曾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县
到如今的
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达到国家标准!
这个视频将会告诉你
为实现这些目标
广汉做过哪些工作?
取得了哪些成果?
新姐一一道来~
▲我市血吸虫病的基本情况
广汉曾是四川省血吸虫病重流行县之一,经过50年代调查摸底,60年代初期防治,70年代灭螺大会战,80年代深入防治,90年代的综合防治和新世纪的传播阻断达标,在年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自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来,广汉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以“示范区”为引领、坚持“三个到位”、做到“五个加强”、落实“七个结合”的“”工作策略,实现了“九大指标”的全面提升!
为加快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工作
广汉做了以下具体措施
以“示范区”为引领,全面推广血防示范区成果-年,结合广汉农业“三带四基地”的建设,依托土地流转、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建成了以“连山镇锦花村现代粮食血防示范基地、松林镇红堰村水果血防示范基地、三水镇石观村新农村血防示范基地”为代表的具有广汉特色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成了全省首批5个“四川省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
近年来,全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广血防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果,以连山、松林镇水果产业为基础,建成丘区农旅融合示范带;以三水镇特色水产为基础,建成休闲渔业文化示范带;以兴隆、南丰、金轮等乡镇种养产业为基础,建成种养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带。
坚持“三个到位”,构建消除达标保障体系加强领导,组织保障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成立了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工作领导小组,将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血防“春查秋会”制度和血吸虫病重大疫情责任追究等制度。
高度重视
加大投入,经费保障到位。年以来,市财政结合中央、省市资金共计投入6.06亿元用于血防综合治理项目。其中,本级财政投入资金1.5亿元。还通过社会筹资、农户自筹资金等多种形式开展抑螺防病林建设、农业机械化设备购置及卫生厕所建设,保障了血吸虫病消除达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健全队伍,技术保障到位。健全了以市疾控中心为技术指导,18个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个村级卫生站为支撑的三级血吸虫病防治网络,落实了血防专职干部、资料员及专业查灭螺队伍。-年培训乡镇级血防专业技术人员余人次、村级血防人员余人次、学校血防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余人次,全面提高了血防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做到“五个加强”,提升消除达标工作水平01
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血防检验检测能力
年建成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并投入运行,成为四川省仅有的2个县级“全国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多次承担并完成了省级委托、周边县市区的相关检测工作,成为德阳市指定钉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实验室,每年接受国家疾控中心组织的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血吸虫病检验检测能力全省县级领先,成为德阳市、乃至全省县级标杆。
02
加强常规监测,提升血防监测预警能力
起步早:0年我市首批被确定为四川省4个血吸虫病国家监测点之一,年启动了广汉市血吸虫病疫情预警监测机制,年率医院,对发热病人进行监测。
项目全:在开展国家、省市要求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医院监测、疫情预警监测、生态湿地监测、土源性线虫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等项目工作。
质量高:通过常态化开展系列监测工作,精准掌握了我市血吸虫病疫情情况,为国家、省市提供了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也为我市科学、规范防治血吸虫病提供了有效依据。
▲广汉开展全市血吸虫筛查工作
03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血防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