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王沵雅是上海一所中学的高中生,今年的中秋假期,她医院看望了96岁高龄的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丁光生老先生。一老一少促膝长谈,建国初期中国药物研发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时刻在交谈间徐徐重现。
那个时代科学家求学历经挫折,国家遭外敌入侵局势动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缺医少药,研发基础薄弱,但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老一辈科学家为了中国人的健康,坚持投身祖国医药事业,参与创新药研发。丁光生发现的二巯丁二酸这个化合物,成为了一个适应症广泛的解毒药物,他是在自己身上试药完成最初的药物毒性试验,这是何等的大无畏精神。如今,二巯丁二酸还在包括中国美国等在内的多国临床治疗中应用,抢救了无数中毒患者的生命。最近两年优秀且年轻的创新药研发者不断涌现,我们细致记录下他们的成长,却时常忘了中国药物研发史上曾有的光华,以及为此付出心力的那些老研发客们。衷心感谢王沵雅同学,通过她的笔触,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锐意进取、甘于为中国人和世界人民健康奉献的精神。事实上,这种精神,已经在年轻的创新药研发者身上得以传承。丁广生老先生(左)和作者交谈
撰文
王沵雅(上海市向明中学)
屠呦呦教授于北京时间年10月5日因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一夜之间成为最著名的“中国药物”。但纵观药物研发历史,其实它并不是第一个得到国际认可的中国新药,另一个由中国科学家首创的重金属排毒药物二巯丁二酸(Dimercaptosuccinicacid,DMSA),早在年就在美国获得孤儿药身份认定,并于年获得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商品名“Chemet”,现由KremersUrbanPharmaceuticalsInc.公司生产),这个药也成为第一个被外国企业仿制的中国原创新药,而青蒿素是直到年才由诺华公司以复方蒿甲醚/苯芴醇分散片(商品名Coartem)申请,被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提起二巯丁二酸,就不得不提到这个药物发现者——上海药物所著名药理学家丁光生先生。幸运的是,恰逢今年中秋团圆之日,医院拜见了这位满头银发、和蔼可亲又十分健谈的丁爷爷,他的和蔼也抹去了我来时心头的紧张和这日阴雨绵绵的晦暗。
丁光生,安徽阜阳人,年7月生于北京。6岁时丁光生随全家南迁苏州,并在此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年抗战开始,丁光生辗转两地分别借读于湖北省立武昌高中和广西省立桂林高中才继续完成了高中学业。年丁先生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在成都完成大学学业,之后于年丁光生又在中央大学医学院生化科生化研究部师从王应睐博士继续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是剑桥大学海归博士王应睐归国后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年8月丁光生考取庚子赔款公派留学项目,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临床麻醉学并在药理系攻读药理学博士学位,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学位后的丁先生拒绝了美国诸多知名机构的工作邀请,排除美方的种种阻挠,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了祖国。
丁爷爷成长于中国的动荡年代,他的求学之路可谓充满曲折,特别是在日本入侵中国时期,他一边逃难一边坚持学业,辗转苏州、武昌、桂林、成都、南京,但从未因环境的恶劣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时至95岁高龄,他至今还能回忆起在桂林的中学学习的那段日子。
他的拳拳爱国之心真令人佩服不已。丁光生完成博士学业后,完全可以在美国享受安定富足的生活,但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到建国初期仍然贫困的祖国,并特别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昆明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