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邀请卫生院医生做血吸虫病知识讲座

为让师生了解血吸虫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提高师生的血防意识和能力,4月20日,马庄卫生院的唐莉医生应邀来到马庄中心小学,做了血吸虫病防治知识的专题讲座。

负责此次培训的唐医生详细讲解了血吸虫生活史、血吸虫感染的过程、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危害、如何预防与治疗以及如何识别钉螺等知识。整个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我校每学期都邀请医生给学生做普及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加强该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保护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血吸虫生活史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六个阶段、五大环节。

六个阶段:

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童虫。

五大环节:

第一,从传染源体内随粪便排出的虫卵;

第二,落入水中的虫卵孵化出毛蚴;

第三,毛蚴遇到钉螺钻进钉螺体内;

第四,在钉螺体内进行第二次繁殖;

第五,繁殖出的尾蚴从钉螺体内逸出,感染人或哺乳动物。

成虫寄生于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内,靠吞噬红细胞为生,一对成熟成虫每天可产个左右虫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等器官,损害肝脏及其它组织,少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我国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叫疫水。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是哪些?

每年的4-10月份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生产性接触疫水和生活性接触疫水时未做好个人防护,是感染血吸虫的主要途径。如插秧、打谷、排水、捉鱼、下河游泳、洗衣、洗手等都易接触疫水而感染血吸虫。

如何预防?

不接触疫水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在生产、生活中做好用水安全和个人防护,避免或减少接触疫水,就能有效预防血吸虫的感染。如:中小学生不要到沟渠塘内捉鱼虾、戏水、游泳等;疫区群众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如需接触疫水,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如:穿长统靴或擦防护尾蚴药品等。

搞好粪便管理。主要办法是结合积肥修建粪池、厕所和猪牛栏,使粪便在池中密封发酵,让粪中的尿素和含氮物质分解产生氨气,就可以杀死粪中的虫卵。或用敌百虫、尿素等药物杀灭虫卵。

做好个体防护。(1)使用防护用具,如穿长统胶靴、尼龙防护裤,戴胶皮手套等;(2)涂擦防护药物,如防蚴笔、防蚴皂、防蚴膏、15%苯二甲酸二丁酯乳剂等,每隔4小时涂擦一次。

早期服药预防发病。接触疫水后15天以内,口服蒿甲醚或青蒿琥酯一次(6毫克/公斤体重),可以杀灭血吸虫童虫。如在汛期,连续数月接触疫水,则应每隔15天服药一次。下疫水后发未及时服用预防药,则应在末次接触疫水后的第22-28天,即血吸虫刚发育为成虫,尚未大量产卵之际,口服吡喹酮一次(40毫克/公斤体重),杀灭成早,保护肝脏不受虫卵损害。









































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zl/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