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清早起来给孩子洗脸,突然发现4岁儿子脸上长出了两块硬币大小、淡白色的斑,吓得心里阵阵发紧。
老人看了看,倒是不以为然:
这肯定是长了蛔虫,是虫斑,不要着急,吃点打虫药就好了。
朋友觉得有道理,听说有种网红打虫巧克力,孩子爱吃又不含色素、添加剂,就打算买来给孩子吃。
老公回来后,马上阻止了她,医院。医生告诉他们:
孩子这个斑不是虫斑,是「白色糠疹」,是一种轻微的皮肤炎,用点润肤霜就可以痊愈。
打虫药不要乱吃,打虫不当,极容易造成各种自体性感染,最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医生谈起他曾收治过的病人,那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当时孩子从大便里拉出了蛔虫,爸爸妈妈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就直接给他吃了打虫药。
过了几个星期,小男孩突然开始剧烈头痛,不断在地上打滚,拿头撞墙。爸爸妈妈合力抱住都不能将他制止。
家医院检查,没想到在检查过程中,孩子突然中止呼吸死亡。
后来解剖发现,他的颅腔里被绦虫的幼虫——脑囊虫蚴占满了。
原来小男孩的身体里同时有两种寄生虫:蛔虫和猪肉绦虫。
孩子的大便拉出了蛔虫,但猪肉绦虫没有任何症状出现。
它安静地躺在小肠里,扁扁的身体由一节节的孕节组成,每节孕节里面有成千上万的虫卵。
而有些驱虫药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如果随意服用驱虫药,后续的虫卵孵化成幼虫如果不被发现,幼虫就会在体内钻孔到其他部位,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
所以,每次看到有人来检查寄生虫的时候,他都会特别仔细地叮嘱家长,千万不要擅自给孩子吃驱虫药,一旦发生了自体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更不要听从他人没有科学依据的建议随便给孩子找偏方治疗寄生虫病。
所以,遇到孩子感染寄生虫病,家长医院检查大便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而不是自行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其实可以使用驱虫药驱除的,是寄生在肠道里的寄生虫。
除了肠道寄生虫,人体内还有很多寄生在其他部位的寄生虫,如丝虫、弓形虫、疟原虫等。
一想起这些寄生虫,我的头皮就是一阵阵的发麻。它们太恐怖了,很喜欢在人体各个器官里旅行,一会儿到眼睛,一会儿到嘴角,一会可能钻进了大脑……
今年4月,宁波一名12岁女孩佳佳,右眼完全失明,连瞳孔也变了形。
佳佳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特别喜欢小动物,爸爸妈妈为了她,还专门在家养了小猫小狗。
佳佳8岁那年,奶奶发现她右眼有些异样,眼珠老是向外斜视,就赶紧告诉她的爸爸妈妈,医院就诊。
等做完一系列检查下来才发现,孩子的右眼视力已经差到只能看见眼前的手指了。
家里人十分困惑,孩子出生的时候视力发育得挺好的,平时看电视、电脑的时间很少,现在怎么变成这样差了?
后来医生告诉他们,佳佳得了「右眼犬弓蛔虫病」,而且发现得很晚,幼虫已经将佳佳的右眼视网膜破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
佳佳的家人后悔不堪,万万没想到,和孩子形影不离的动物玩伴,身体里的寄生虫竟然将孩子损伤得这么厉害。
除了弓形虫,我们熟知的寄生虫还有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疟原虫、丝虫等,它们同样会带孩子不同程度的损伤。
别看我们现在带孩子带得很精细,但还是避免不了感染上寄生虫,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肉类:半生半生不熟的牛排、生鱼片寿司
水:喝生水,接触被钉螺感染血吸虫的湖区疫水
土壤:被寄生虫感染的潮湿土壤
昆虫:蚊子、蜱虫等为传播媒介的吸血昆虫
动物:猫、狗等密切接触人类的动物
要尽可能避免寄生虫的感染,就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它们。
预防感染寄生虫,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
勤洗,不要给孩子吃没有煮熟的肉类,喝没有烧开的水。
用流水清洗干净水果和蔬菜,水果削皮,肉要和水果、蔬菜分开使用刀具、砧板。
不要给孩子穿开裆裤、不要在户外打赤脚。
经常用热水清洗孩子的床单、衣服等,用高温烘干设备烘干。
玩具、书包等用消毒剂消毒。
预防吸虫类寄生虫,不要吃未煮熟的水产品,如虾、蟹等。
避免在疫水中洗衣服、游泳、洗手洗脚等。
如果必须要接触,一定要穿胶鞋、戴手套或在身上涂抹防蚴霜等。
去年夏天,朋友带着大宝和二宝去户外宿营,因为后面靠山,前面又有池塘,所以蚊子特别多。两个熊孩子跑来跑去的,一会儿去菜园里看看爷爷们的菜,一会儿大宝跑去后山抓只虫子,放妹妹手上,吓得妹妹尖叫。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孩子被蚊子咬了很多小红疙瘩,活动的时候不觉得,吃饭的时候就挠个不停。
朋友拿了些止痒的药出来给孩子擦,但效果不明显,一直到第二天离开的时候才好转。
过了不到一周的时候,孩子的脸上突然长出了一个特别奇怪的小肿块,它会不断自己移动。
刚开始的时候在左眼下方,几天后去了上眼睑,再过几天,又到了孩子的上嘴唇。
医院,做了很多检查,还请了专家来会诊,才知道孩子是感染上了丝虫病。
后来做了个小手术才把虫子取出来。
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使用含有避蚊胺的产品。2个月以上孩子要避开口、眼以及伤口。
给孩子穿上长衣长裤、戴上帽子。如果是手推车,最好准备一顶小蚊帐。
让孩子远离蚊子滋生或产卵的地方,例如院子里喂鸟的小水缸等。
傍晚的时候不要带孩子外出。
所以,如果家里养了小动物,一定要:
定期给宠物检查寄生虫
每天要给宠物清洁毛皮
小动物有时喜欢在家里撒欢,所以,一定要定期清洁孩子经常接触的地方
让孩子抚摸宠物后及时洗手
这样,才能减少感染的机会。
感染上寄生虫,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是不会有感觉的,有的可能会有贫血、腹泻等症状。
爸爸妈妈每年都应该定期带孩子去检测是否有寄生虫感染,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驱虫和治疗。
孩子就是我们的天使,看着他们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成长,就是为人父母的最大心愿,保护好他们,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