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免疫屏障构筑健康长城
——改革开放40年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掠影
大医治未病,大医精诚。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市卫计委领导下,通过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接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综合疾病防控策略实施,把传染性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筑牢人群免疫屏障,持续提升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信念和行为能力,取得多项历史性成果,建立健全了无缝对接的市、县、乡三级疾病防控网络和体系。
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蚊蝇孳生环境
我市计划免疫已从改革开放初期“4苗防6病”发展升级为现在的“12苗防12病”
我市连续24年无新发小儿麻痹症病例,新生儿破伤风、百日咳、流脑、乙脑、风疹、甲肝、腮腺炎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乙肝发病率和人群表面抗原携带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8%左右已控制在0.32%以下。可预防疾病新增甲型肝炎、乙型肝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6种,为我市54万余名儿童建立更牢固的免疫屏障。
40年来,从进村入户送糖丸,到现在全市共设置个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服务网络覆盖全部城乡。疫苗储存运输冷链系统不断完善,从上世纪80年代冷藏箱、冷藏包的运输方式转变为冷藏车运输,运输过程实现数字化温度监控。目前,全市共配备9台疫苗运输冷藏车,每月按市、县、乡的运转模式运送疫苗至预防接种门诊,保障储存、运输安全。
年世卫组织访华组专家在欧庙疟原虫镜检站考察
我市传染病监测预警能力和控制时效性实现跨越式发展,传染病疫情、聚集性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得到及时规范处置
市疾控中心承担全市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年“非典”后,实现了所有卫生院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全覆盖,为第一时间发现、核实、规范处置传染病疫情、聚集性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有力保障。组建了传染病防控、食源性疾病暴发、核和辐射类等卫生应急队伍5支。
年“非典”时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我市全面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千百年来危害群众健康的血吸虫病在襄阳成为历史
血吸虫病在我市曾流行于谷城、南漳、襄城三地,疫区涉及7个乡、42个村,病人达1万余人。在几代疾控人的努力下,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和蔓延,赶走了给襄阳疫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毁灭性威胁的瘟神。今年8月,我市血吸虫病疫区南漳县、谷城县、襄城区三地高分通过省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现场技术考核验收,这标志着我市全面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
年在活禽市场采集环境标本,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
帮助地方病病区群众摆脱病魔阴影,走上健康富裕之路
受地势、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碘缺乏病在襄阳流行有千年的历史,在防治工作开展前,全市平均患病率达24.26%,克汀病人随处可见,严重影响襄阳人口素质、经济发展。年开始实行全民食用加碘食盐,经过40多年综合防治,已于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为防止该病“死灰复燃”,我市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从未停止。
氟中毒也是改革开放前极大危害我市群众健康的一种地方病。40多年来,襄阳疾控协同氟中毒病区政府、卫生部门,实施多批次的改水降氟工程、改炉降氟项目,全市74个地方性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均完成改水降氟工程,改水工程水氟监测覆盖率为%。4个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村经过多年的改炉降氟工作,已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
实验室工作人员正使用气质联用仪进行生活饮用水农药污染检测
实验室能力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为有效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位居全省前列,检测项目由过去几十项扩展到目前的项,涵盖禽流感、手足口病等急性传染病病原学检测,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理化因子检测。目前市疾控中心已建成国家级流感网络监测实验室、国家级食品风险监测网络实验室、国家级尿碘网络实验室、湖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农药残留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麻疹风疹网络实验室、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网络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检测能力处于湖北省前列,辐射鄂西北地区。
实验室工作人员正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食品中致病菌检测
以慢性病监测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慢性病综合防控水平,逐步建立防治并举的慢病管理体系
40年来,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在积极防治传染病的同时,我市慢性病防控工作也在全面推进,把慢性病防治从以治疗为主转移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上来。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慢性病管理工作,逐步形成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目前,死因监测系统已全面覆盖辖区所有地区,心脑血管事件报告、肿瘤登记、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农村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监测正在分步推进。根据监测数据出台年、年《襄阳市居民健康状况白皮书》,为政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大量真实、直观的数据。积极推进健康管理工作,引入慢性病团体健康管理与签约项目适宜技术。截至今年年底,累计培养近名健康管理师、近30名高级健康讲师,他们将帮助广大群众树立健康观念、掌握健康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实验室工作人员正使用实新型ViiA7TM系统第7代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手足口病等病原微生物检测
翻开市疾控中心档案室保存的年工作总结,泛黄的纸张上,记录着:“全国科学大会的胜利召开,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我市卫生工作队和基层防疫人员的积极性,他们深入车间、田间、课堂以及街道,协调医务人员、赤脚医生和卫生员,用各种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普及疟疾防治知识……”
40年磨砺,40年淬炼。从卫生防疫站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大疾控人一路砥砺奋进,紧跟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心系民生,薪火相传,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防控疾病,赤诚守护健康”的使命担当,在鲜为人知的战场默默奉献青春和汗水。市疾控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全国计划免疫先进集体、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抗洪抢险先进单位、全市推动科学发展好班子、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当前,疾病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松懈,市疾控中心将坚定扛起肩上的责任,持续强化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传染病防控水平,为襄阳人民构筑更加牢固的健康长城。
来源:党政办公室
推荐阅读市疾控中心第一党支部获评全国疾控系统“百强支部”
搏击一甲子今朝送瘟神--我市疫区县(区)全部通过血吸虫病消除达标现场技术考核验收
喜讯丨襄阳市疾控中心:逐梦新时代,勇攀新高峰,通过PulseNetChina国家评审!
觉得不错,请点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