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郭冠杰在北京病逝定今天入殓并移灵年2月13日第1版郭冠杰,梅县丙村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郭冠杰,在本月十二日下午二时五十医院。郭冠杰委员为广东梅县人,生于一八九二年,享年六十一岁,曾参加辛亥革命和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等校教授。郭冠杰委员治丧委员会发出讣告,定今天(十三日)下医院入殓,并移灵嘉兴寺暂厝。政协委员黄琪翔逝世年12月16日第4版新华社十五日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黄琪翔先生,因病于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十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二岁。黄琪翔,梅县水车人今天上午,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八宝山为黄琪翔先生举行了告别仪式。肖向荣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年4月4日第3版新华社一九七六年四月三日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委副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肖向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三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六岁。肖向荣,梅县石扇人
肖向荣同志追悼会二日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中共中央军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等单位和肖向荣同志的生前友好送了花圈。追悼会由总政治部副主任徐立清主持,国防科委政治委员陶鲁笳致悼词。肖向荣同志于一九二六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九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中共县委和省委秘书长,县委书记,党中央秘书处长,红一军团政治部和红军总政治部宣传干事、秘书长、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兵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南军区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军委副秘书长等职,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追悼会的悼词中说,肖向荣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几十年来,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勤恳恳,忠实积极,作风正派,光明磊落,直到最近生病期间,仍认真学习毛主席重要指示,积极参加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我国的国防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肖向荣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党员、老同志,是我党我军的一个损失。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国防科委、军事科学院、军政大学、北京部队、北京卫戍区的领导同志以及肖向荣同志的生前友好参加了追悼会,并向肖向荣同志的家属余慎同志及其女儿表示亲切慰问。参加追悼会的还有国防科委的干部、战士数百人。追悼会结束后,肖向荣同志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病逝年7月29日第4版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教授,于7月23日病逝,终年八十二岁。7月27日,黄子卿教授任教的北京大学师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生前友好,在八宝山向他的遗体告别。黄子卿,梅县程江人黄子卿教授是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任教北京大学。黄子卿教授是广东省梅县人,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去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他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在热力学、溶液理论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为发展我国的物理化学学科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在高等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学生遍及国内外,许多学生已是知名学者和科技界的骨干力量。黄子卿教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粉碎“四人帮”后,他精神更加焕发,积极拥护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努力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遵照黄子卿教授的遗愿,丧事从简,不开追悼会,将他的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九三学社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负责人和一些著名学者、科学家,悲痛地向黄子卿教授遗体告别,并献了花圈。陈伊林同志追悼会在广州举行年10月27日第4版新华社广州10月26日电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陈伊林的追悼会今天在广州举行。陈伊林同志是年10月18日在广州病逝的,终年七十二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农工民主党中央以及中共广东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政协和广东省、广州市农工民主党委员会等送了花圈。广东省党政方面有关负责人,省政协和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陈伊林生前友好以及陈伊林的亲属等数百人参加了追悼会。陈伊林同志是广东省梅县市人,生前历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农工民主党广州市委员会主任委员,农工民主党广东省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广东省副主席,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当选为第二、三、四、五届省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李伯球同志在广州逝世年4月11日第4版新华社广州4月10日电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政协广东省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李伯球于4月1日在广州病逝,终年八十二岁。李伯球,梅县城东人李伯球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上午在广州举行。追悼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郭荣昌主持,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致悼词。参加追悼会的有广东省、广州市党政部门和各民主党派的人士以及李伯球同志生前友好共五百多人。叶剑英、彭真、邓颖超、王震,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季方、许德珩、黄鼎臣、朱学范、周谷城、赵朴初、方荣欣、茅以升和广东省负责人林若、叶选平等同志,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民革中央委员会、民盟中央委员会、全国侨联,中共广东省委、省顾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等单位献了花圈。李伯球同志是广东省梅县人,年参加国民革命军。他先后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团政治指导员、虎门要塞司令部政训主任,民盟中央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和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农林厅副厅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和北京市二商局局长等职。五十多年来,他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沉痛宣告叶剑英同志逝世年10月23日第1版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讣告叶剑英,梅县雁洋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沉痛宣告: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0月22日一时十六分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岁。叶剑英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青年时期,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民主主义革命,参加创建黄埔军校,是北伐军的著名将领。年,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南昌起义做了重要工作,随后与张太雷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广州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和红军学校校长,对红军的建设和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长征中,他维护全党和全军的团结,同张国焘企图危害党中央的阴谋进行了勇敢机智的斗争,为党立了大功。抗日战争前夕,他协助周恩来同志,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国民党统治区卓有成效地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以后回到延安,任军委参谋长,参与指挥我军对日作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同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协助中央领导全国范围的人民解放战争。北平和平解放后,任第一任市长。大军南下,指挥解放广州和海南岛战役,主持华南地区工作。从年起,作为中央军委的领导人之一,为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特别是教育训练和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在极端困难复杂的条件下,机敏地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早在年2月,他和几位老一辈革命家一道,强烈谴责林彪、江青等人乱党乱军的罪恶活动。年10月,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他起了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他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制定,对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叶剑英同志于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第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是第九届至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十一届中央副主席,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由于年龄和健康的原因,年辞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职务,年辞去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职务。叶剑英同志患病期间,仍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真诚支持第一线同志的工作。他还多次恳切地表达了中华民族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成为叶剑英同志一生未了的宿愿。叶剑英同志的逝世,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的巨大损失。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在复杂的斗争中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原则性和非凡的革命胆略,学习他好学深思、谦虚谨慎、照顾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同志永垂不朽!吴桓兴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年11月11日第1版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首都各界人士五百多人今天怀着沉痛的心情,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深切悼念为我国肿瘤事业做出开拓性卓越贡献的著名肿瘤医学家吴桓兴教授。吴桓兴遗像安放在鲜花丛中,骨灰盒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礼堂两侧,排列着胡耀邦、彭真、邓颖超、万里、方毅、李鹏、陈慕华、彭冲、荣毅仁、黄华、张劲夫、季方、周培源和崔月犁、李锡铭、陈希同、卢嘉锡、霍英东等送的花圈。送花圈的单位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全国侨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卫生部等。哀乐阵阵,吴桓兴同志追悼会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习仲勋、胡启立、陈丕显、周谷城、叶飞、雷洁琼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张国基、黄鼎臣、王汉斌、阎明复、马海德等参加了追悼会。吴桓兴国内外生前友好也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叶飞主持,卫生部副部长陈敏章致悼词。悼词说,吴桓兴同志是我国肿瘤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征服癌症的道路上,探索奋斗了整整一生,他几十年致力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工作,以丰富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放疗中的“个别对待”与“集中治疗”的原则,广泛推广用于临床。他亲自设计成功的“北京型镭容器”,二十多年来治疗了一万多例宫颈癌患者,疗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根据肿瘤生长和扩散的规律,先后提出了肿瘤防治工作的三个方针,即:诊断、预防、治疗密切结合;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密切结合;外科、内科和放射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他为我国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生物和化学治疗培养造就的大批人才已成为我国肿瘤事业的骨干力量。吴桓兴祖籍广东梅县,年生于毛里求斯,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悼词说,他早年放弃在国外享有的优裕生活条件,回到祖国,几十年同祖国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降低自己的工资,十年浩劫中,他受到冲击却矢志不移,为了祖国的强盛顽强地奋斗。他热心侨务工作,关心归侨、侨眷疾苦,为华侨的爱国大团结做出了贡献。他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做了大量工作,在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友好往来和科技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悼词赞扬他为人诚恳热情,平易近人,是胸襟坦白、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他医德高尚,医技精湛,救治了大量的癌症病人,特别是在放射治疗中,为了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不畏自己遭受过量的辐射。他临终前留下遗言,医院,表现了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无私的精神。吴桓兴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主席等职务。他是世界抗癌联盟理事会第一位中国理事,曾获“重要贡献奖”。他是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常务委员。英、美两国放射学院先后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他“骑士勋章”,比利时王国授予他“王冠勋章”。钟惠澜教授逝世年2月11日第3版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我国热带医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内科及热带医学专家钟惠澜教授,年2月6日在京逝世,享年85岁。钟惠澜,梅县三乡人钟惠澜教授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侨联常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祖籍广东省梅县,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钟惠澜教授一生从事内科、特别是热带病及寄生虫病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对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黑热病、回归热、血吸虫病等疾病进行了研究、探讨,他采取临床、发病现场调查、实验室工作三者结合的办法,多次深入边远地区进行考察。他在医学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钟惠澜教授热爱党,热爱祖国,对我国的四化建设表现了高度的热情。他关心祖国的统一,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钟惠澜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18日在北京举行。黄药眠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年9月19日第3版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84岁的黄药眠同志于9月3日在北京逝世。今天,习仲勋、李鹏、楚图南、费孝通、钱伟长及黄药眠同志生前友好多人向黄药眠同志的遗体告别。黄药眠,梅城(今梅江区)下市人黄药眠出生于广东梅县。他青年时期,追求民主与科学,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年他在上海参加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此后他潜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于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年党派他到莫斯科青年共产国际东方部从事英文翻译工作。年他回国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不久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年由八路军办事处保释出狱。他虽然失去了党的关系,但仍然一直在党的领导下从事民主运动和革命文化工作。年他在成都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日战争胜利后,黄药眠同志主要在香港从事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爱国民主运动。新中国成立以来,他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罗织在黄药眠同志身上的一切不实之词统统被推翻。黄药眠同志坚决拥护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他虽年事已高,仍加倍努力工作。黄药眠生前曾任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参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顾问。邓颖超、杨静仁、赵朴初、叶圣陶、巴金、汪锋、周扬等人为黄药眠同志的逝世送了花圈。部分在京政协常委、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及国家教委、统战部、民盟中央、全国文联、全国作协、北京市委统战部的负责人参加了黄药眠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全国政协常委叶道英病逝年4月5日第2版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叶道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年,叶剑英同弟弟叶道英在武汉叶道英同志是广东梅县人,年出生。曾就读于广州中山大学、上海政法大学。解放前,叶道英同志在长兄叶剑英同志的影响下,同情和支持人民革命。解放后,历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央侨务委员会参事,国务院参事。他还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画家林风眠逝世年8月16日第4版新华社香港8月13日电中国著名画家林风眠8月12日因心脏病及肺医院,享年92岁。林风眠,梅县白宫人
林风眠先生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绘画创作。他早年留学巴黎,回国后融汇中西文化传统于一炉,创造出个人独特画风,蜚声国际艺坛。他先后在日本、巴黎、台湾各地举办画展,其作品已成为收藏家之珍品。林风眠曾任国立北京艺专校长、国立杭州艺专校长。叶松盛同志逝世年9月16日第2版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空军政治部原主任叶松盛同志因病于7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叶松盛同志系印度尼西亚归侨,原籍广东省梅县,年回国求学,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团政治处干事、股长、主任、副政委、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等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抗日战争期间,他参加了一系列战斗,率领部队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出色完成了任务。解放战争期间,他带领部队参加了涟水、莱芜、孟良崮、淮海及渡江等战役,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创造性地开展政治工作,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叶松盛同志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仗义直言,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生活简朴,严于律己;联系群众,团结同志;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十年动乱期间,他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的一生是为祖国解放和人民军队建设艰苦奋斗的一生。马来西亚“橡胶大王”李莱生去世年11月24日第7版李莱生,梅县白渡人马来西亚种植业泰斗李莱生于11月22日病逝,享年72岁。李莱生祖籍广东梅县,年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他生前控制4家种植业公司和集团,拥有22万英亩橡胶、油棕、可可种植园,价值达15亿多美元。李莱生生前曾任马来西亚国会上议员、怡保市市长等职。(据新华社)廖经天同志逝世年4月2日第4版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民政部副部级离休干部廖经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廖经天,梅县水车人廖经天(曾用名廖今天)同志是广东梅县人,年参加革命,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副科长、延安日本问题研究室研究员、解放日报研究员,热河群众日报社采通科科长、副总编辑,北京市宣传部编审科科长、湖南新湖南报社副总编辑、广西日报社社长、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中苏友协总会党组副书记、第一副总干事兼宣传部主任等职。年廖经天同志被错划为右派。遭到审查批斗,下放到贵州任铜仁专区文教局副局长、铜仁师范学校副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廖经天同志又遭到残酷迫害。他刚正不阿,与林彪、“四人帮”一伙进行了坚决斗争。年,经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小组复查,做出明确结论,推翻了强加给廖经天同志的一切不实之词和处分。年廖经天同志调民政部任革命史研究室负责人、主任,年离休。年经中央批准,享受副部长级待遇。李菊生同志逝世年1月10日第4版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李菊生同志,因病于年1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胡锦涛、钱其琛、曾庆红、王光英、叶选平、经叔平和张劲夫、刘复之等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对李菊生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对其亲属表示慰问。李菊生同志,广东梅县人,年7月生于马来西亚。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广东梅县区委书记,新四军第二师宣传科科长,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宣传部部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组织部部长等职。参加过宿北、鲁中、胶河、潍坊、兖州、淮海、上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军委联络部干部学校副校长、军委联络部副局长,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参赞兼雅加达总领事,中央直属机关局长,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社长,中英香港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北京港澳中心董事长等职。李菊生同志曾当选为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年离休。李菊生同志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李菊生同志在香港工作期间,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为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把毕生精力无私地献给了党的事业。杨凡同志逝世年10月8日第4版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北京师范大学离休干部杨凡同志(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于9月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94岁。杨凡生于年3月,广东省梅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参与组织了“中华留日同学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年回国后,长期在国民党部队做党的地下工作。年在党领导的粤赣边区纵队任纵队报社记者。解放后,杨凡出席了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年,调到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任教。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先后做学报的编辑工作和历史系资料管理员。他翻译了北京图书馆馆藏的《日本侵略中国政策》等资料。年,调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工作,翻译了《中日交通史》资料70余万字。年离休。杨泰芳同志逝世年8月9日第4版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原邮电部部长、党组书记杨泰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杨泰芳,梅县城北人杨泰芳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杨泰芳,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城北区。年9月至年7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机电工程系电信专业学习;年5月参加党的地下组织“爱国民主协会”,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大学毕业后,受党组织派遣到香港工作。年10月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组织部干事、组织处干事。年7月后,任广东省邮电管理局长途电信科副科长、基建科科长,省邮电科研所所长兼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年1月后,曾任邮电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副书记等职。年5月后,任邮电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部长、党组书记。年6月后,任全国侨联主席、党组书记、顾问。年5月离休。杨泰芳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二届二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复之同志逝世年8月26日第1版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刘复之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8月25日12时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刘复之,梅县白土堡(今梅江区三角镇)人
杨伟光同志逝世年10月12日第4版新华网北京10月11日电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9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杨伟光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杨伟光,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考入北京大学新闻专业,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年9月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年7月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年12月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年5月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兼中央电视台台长。年2月离任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是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王维同志逝世年6月23日第4版新华社广州5月11日电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王维同志(省长级待遇),于年4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逝世,享年岁。王维,梅县松源人王维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王维,年3月生于广东梅县。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起先后任梅县松源乡党支部书记、梅县中心县委书记等。年2月起先后任中共淮安市委副书记,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华南分局兴梅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中共粤东区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广东省水利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博罗县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华南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广东省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广东省农垦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年4月任广东省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其间兼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农村委员会主任。年8月离休。王维是中共七大代表。——相关阅读——这名五华人逝世后,人民日报刊登讣告
这名平远人逝世后,人民日报刊登讣告
这三名丰顺人逝世后,人民日报刊登讣告
这13名大埔人逝世后,人民日报刊登讣告
这名蕉岭人逝世后,人民日报刊登讣告
这七名兴宁人逝世后,人民日报刊登讣告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