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血吸虫病 >> 血吸虫病防治 >> 熊胆粉

熊胆粉

清热药·清热解毒:

金银花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土茯苓

鱼腥草

大血藤

败酱草

射干

山豆根

马勃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熊胆粉

白蔹

熊胆粉本品首载于《药性论》。为脊椎动物熊科棕熊UrsusarctosLinnaeus、黑熊SelenarctosthibetanusCuvier,或人工养殖熊的胆汁经干燥后入药。产于云南、西藏、新疆等地。熊胆粉。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本品极苦而寒,清热解毒效佳,常用于热毒蕴结之痈肿疮毒。主入肝经,能“泻有余之热”(《本草经疏》)。既清肝明目,“去目翳至效”(《本草征要》),适用肝火上炎之目赤翳障;又“清火定惊之功,较胜诸胆”(《雷公炮制药性解》),适用于热盛风动之惊痫抽搐。1.热毒疮痈,痔疮,咽喉肿痛 治疮痈肿毒,可用水调化或加入少许冰片,涂于患部;或配牛黄、芦荟、麝香等制成软膏外用。治痔疮肿痛出血、痔漏、肠风下血,常与冰片、煅炉甘石、珍珠母共制成软膏,涂布于肛门内外,如熊胆痔灵膏(《中国药典》)。治喉痹肿痛,可与冰片、牛黄、硼砂共为末,吹喉中痛处,如熊胆冰黄散(《囊秘喉书》)2.热极生风,惊痫抽搐 单用有效,如熊胆胶囊(《中国药典》)。3.肝热目赤,目生翳膜 常与冰片外用点眼,如复方熊胆滴眼液(《中国药典》);或与龙胆草、泽泻、决明子等同用,如龙泽熊胆胶囊(《中国药典》)。内服,0.25~0.5g。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或水调涂敷患处。脾胃虚寒者慎用。本品有增加胆汁分泌、松弛胆总管、解热、解痉、降血糖、促进角膜翳处上皮细胞新陈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备   注】熊胆首载于《药性论》,在我国应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主要采取“猎熊取胆”的方法。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棕熊、黑熊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因为数量稀少,禁止猎杀,目前,我国熊胆粉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养殖,通过活体无管引流胆汁的方法获得。再经过滤、干燥等步骤处理方得熊胆粉。注:清热解毒药多为苦寒之品,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以清解火热毒邪为主要作用。适用于各种热毒证,如疮痈肿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水火烫伤,以及蛇虫咬伤、癌肿等。因其药性寒凉,应中病即止,以免伤及脾胃。文字来源

临床中药学图片来源

大家中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fz/53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