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澳大利亚山火开始,蝗灾,台风,疫情接踵而来。随着连绵不断的暴雨,各水库水位已超历史最大值,各地发布的防汛应急响应不断升级。我们面对的可能会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汛情。
相较于前几次面对大洪水,现在的我们拥有更完善的水利工程,交通物流与食物储备。食物饮水短缺一解决,跟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的疾病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尽管说现在医疗十分发达,真正因疾病死去的人并不多,不过染病的人却不少。例如在年湖北省,因为抗洪就出现了近万例血吸虫感染者。
这些疾病要么治疗周期长,要么能给人带来剧痛,要么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甚至会致死,治疗的间接花销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尤其是在当前“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洪后”的防疫工作已经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的事情,更是当下每个人都要时刻警惕的问题。
饮用水为什么容易受到污染?洪水后经常碰到的不明动物该怎么处理?万一遇到疑似感染情况该怎么办?
最最最重要的是,面对洪水后常发的病情感染应该怎么预防?
一消化道传染病
这类疾病传播广,感染率能达到10%以上,致死率并不算高,但是反复折腾极为受罪。
按感染源来分:细菌性痢疾,轮状病毒,霍乱,手足口病,伤寒,甲肝,脊髓灰质炎,以及其他肠炎。
预防这类疾病,最重要就是食物与饮水。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
①:不能喝生水。被洪水碰过的东西一律不能使用。
②: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病死、淹死的动物肉;不吃生食。
③:饭前便后要洗手。
更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
①:不能用水直接冲洗食材,防止飞溅。
②:生熟食需要分开,特别是生熟食砧板。
③:原来能洗洗吃的瓜果需要消毒,原来能生吃的水产一律不能生吃。
④:在没有水源供给的时候,家里需要备一些直饮水,消毒泡腾片或者生命吸管这类提供饮用水的物件。
如果不幸感染上了这类疾病:
在腹泻时,分不清感染源的话可以补充电解质(备一些宝矿力,或者调点淡盐水)、吃止泻药来缓解。
但是切记不能觉得忍一忍就过去了,一定得去向医生寻求帮助。
二自然疫源传染病
这类疾病发生少(大约占总病患数量的10%),但是发生后,波及范围广,危害大,死亡率高。
并且内涝区比行洪区更危险,甚至在疫情发生后几年,仍然有因此死亡的案例。
按感染源来分:蚊子传播的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老鼠传播的肾病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猪也易感);以及寄宿钉螺,但是水域中广泛存在的血吸虫病。
预防这类疾病,最重要就是对环境的处理。除了配合防疫人员进行一些投药扑杀虫鼠以外,自身能做到的预防有:
①:蚊虫较多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家中防蚊措施也要做好,蚊帐,蚊香需要准备。
②:洪区遇到老鼠以及仓鼠、土拨鼠,一定要远离,更不能觉得好玩就去拍个视频。碰到老鼠或者它的排泄物;被老鼠身上的螨虫叮咬;甚至呼吸了含有病毒的空气都会感染。
③:尽量避免接触疫水,缩短接触时间、次数和暴露面积。必须接触疫水时应尽可能做好个体防护。如穿高筒胶鞋、带胶手套,穿防护衣裤。
④:下水前使用防锄霜,皮避敌等,避免感染血吸虫。
错误示范,需避免接触洪区野生动物
感染上了这类疾病会有这些表征:
丝虫病会让你淋巴发炎;血吸虫会有奇痒的丘疹。感染其余疾病都会导致发烧,以及全身酸痛。
察觉到异常的发热和全身酸痛之后一定需要向医生寻求帮助,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是感冒了,吃两粒感冒药退烧药就能痊愈。
这些疾病有的致死迅速,有的活下来也会导致不可逆的损伤。
三皮肤感染与眼部感染
这类疾病很少会致死,但是得了之后真的十分难受。
皮肤感染有: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眼部感染大多为结膜炎。
预防措施:
①:尽量避免接触疫水,缩短接触时间、次数和暴露面积。必须接触疫水时应尽可能做好个体防护。如穿高筒胶鞋、带胶手套,穿防护衣裤。
②:保持皮肤干燥,可以适当用些痱子粉。注重个人卫生,防止被其他人感染。
简单来说,湿疹和过敏性皮炎就是皮肤碰到脏东西过敏啦。多表现为红斑、水疱,瘙痒甚至剧痛;
细菌感染多表现为手黄水疮或者毛囊炎;
真菌感染多表现为皮癣。
如果感染上了这类疾病:
①:皮炎不严重时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类激素类软膏缓解。
如果本身就过敏反应剧烈,需要第一时间找到医生,并服用抗过敏药物。
②:感染细菌可以使用一些抗生素软膏(如盐酸特比萘芬软膏)。
③:感染真菌可以用抗真菌药膏,如克霉唑软膏,达克宁等。真菌需要长期治疗,并且衣服床被都需要定期消毒处理。
④:结膜炎病因多种多样,滴眼药水不能缓解的需要寻求医生帮助。
要注意结膜炎大多是具有传染性的,使用流水洗脸,毛巾、手帕等物品要与他人分开。不仅要防止传染给家人朋友,也要防止交叉感染。
除此之外,洪水还会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但是相信经过与新冠病毒的战斗,大家都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了。
什么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打喷嚏对着手肘都不用我多作介绍了。
当然,接种疫苗也能避免感染,但是不一定百分百生效。(前文大部分疾病也能通过疫苗防御,但是难以普及,就不介绍了。)
还有一些不好处理的心理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等。则需要患者更长时间的调理与亲戚朋友的陪伴以及辅助的用药控制,这里不多做赘述。
(以上知识点在平时也需要注意;
洪区病菌增多,更应该严格执行。)
中国在年曾经发生过长江洪灾,淹死14.5万人,但是因为饥饿和传染病而死亡了约多万人。
同样是全流域型的大洪水,在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与疫情防控专家的帮助下。年洪水死亡人,发生传染病死亡率大大下降,但患病人数并不少。
在中国,“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话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因为“大灾之后无大疫”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的!
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到相关知识,更配合防汛防疫人员,传染病才传染不起来,死亡数字才会越来越低,甚至患病数字才能越来越低,这句话才能成为真正的历史。
编辑:狗剩
参考文献:
[1]张豪.湖北省利川市洪灾引发疫病的免疫措施[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03):26.
[2]张颂楠.洪灾环境下常见皮肤疾病的防治概述[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3():50-52.
[3]佚名.洪灾中如何预防血吸虫病[J].农家顾问,(8):63-63.
[4]袁学武.我国洪涝灾害事件卫生应急管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南方医科大学,.
[5]刘雪娜.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归因疾病负担及预估研究[D]..
[6]KondoH,SeoN,YasudaT,etal.Post-flood-infectiousdiseaseinMozambique[J].Prehospitalanddisastermedicine:theofficialjournaloftheNationalAssociationofEMSPhysiciansandtheWorldAssociationfor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inassociationwiththeAcuteCareFoundation,,17(3):-.
[7]BarbosaCS,DominguesAL,AbathF,etal.AnoutbreakofacuteschistosomiasisatPortodeGalinhasbeach,Pernambuco,Brazil[J].CadernosDeSaudePublica,2,17(3):.
[8]VanascoNB,SequeiraG,FontanaMLD,etal.[ReportonaleptospirosisoutbreakinthecityofSantaFe,Argentina,March-April][J].RevistaPanamericanadeSaludPública,,7(1):35-40.
[9]GagnonAS,Smoyer-TomicKE,BushAB.TheElNi?oSouthernOscillationandmalariaepidemicsinSouthAmerica[J].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meteorology,,46(2):81-89.
[10]高璐,丁国永,姜宝法.洪水事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06):-.
[11]王梅.洪灾后相关疾病分布及其主要特征——长江流域救灾防病文献综述研究[J].中国减灾,(03):38-42.
今日话题
发生内涝水浸之后,应对感染,你有什么独门的处理方法么?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为家庭医生在线(r-online)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