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大国药仓rdquo的湖

北京酒渣鼻医院医师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12/8941331.html
医院订阅哦!

初冬,北京知春路。

一行人风尘仆仆拖着行李箱,从首都机场直奔中国医药集团总部所在地——中国医药大厦。

行李箱里,装着一份价值“千亿”的战略规划。它将在未来5年,影响光谷乃至湖北生物医药的产业格局。

国药集团副总经理封多佳在会议室等候多时。

他的对面,坐着武汉光谷生物城总工程师鲍俊华、医疗器械园总经理余波和生物城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郭凡。

此次北上,三人目的有二:一是推动国药集团旗下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器械)尽快完成总部向湖北迁移;二是与国药集团共同商议制定其在湖北的“十三五”千亿发展规划。

这场谈判,已进入到最关键的阶段。

不少人觉得这是个笑谈:央企外迁谈何容易?一个年销售规模亿元的“大国药仓”,下辖业务总部岂是说搬就搬?就算是搬,前有大把一线城市,湖北想当“合伙人”,凭什么?

位于光谷生物城内的国药广场

争夺“器械大王”

北京太阳宫中路19号院,国药器械总部。

总经理李杨刚刚从荆州出差回京,顺道还去了趟宜昌。这几年,湖北开始越来越多地吸引他的目光。

在根深力厚的“国药系”,国药器械虽是后生,却是一匹成长惊人的“黑马”。

年,国药器械规模不过几亿元。去年,该公司实现年销售额多亿元,今年将达亿元。

这位年轻果敢的器械“少帅”坚信,到年,中国医疗器械将产生1万亿市场需求。国药器械,是这一市场最有力的竞争者。

鲍俊华拿出提前草拟的厚厚一摞《中国医药集团湖北区域“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直奔主题——

“这趟来,我们既没有土地优惠、也没有税收支持,但带来了一个新市场。”他说,国药器械过去几年在流通业务上经历了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若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面向大众的血液透析项目、以及针对医疗机构的第三方消毒等服务,或可成为突破口。

一份详尽的数据分析材料,摆上桌面。

随着国家对设立独立血透中心的政策放开,第三方血液透析市场面临巨大发展机遇。根据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目前,湖北健在并持续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超过2万人,市场规模逾35亿元。但全省仅有家医疗单位可开展血液透祈服务,只能满足不到一半的需求。

医院40家,数量名列全国前茅。去年,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5家医院,总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医院更有望在明年突破亿元,成为全国首家医院。

医疗机构的扎堆,对区域性第三方消毒供应服务,需求极为迫切。

鲍俊华说,武汉正着力打造国家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城市和“中部医都”,对周边省市居民就医形成了巨大的聚合效应。国药器械落户光谷生物城,一医院合作,建设运营第三方血液透析中心;另一方面,医院联合投资建设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为全市乃至省内医疗机构,提供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及诊疗器具污物回收、清洗消毒等服务。后期,向国内其它城市推广这一模式。

这份规划纲要,显然打动了李杨。合上文本,他露出满意的微笑。

三选“湖北合伙人”

“我们以后就是湖北企业了。”

——国药器械新总部落定消息传出,令许多城市始料未及。“武汉并不是最早与我们接触的城市。”李杨开门见山。随着生物医药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少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都抛来了橄榄枝。

有的城市甚至表示,无论武汉给什么条件,我们都能给。“器械大王”这步棋,究竟为何?

李杨说,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重庆是尾,上海是头,武汉是腰,继北上广之后,湖北的区域辐射力显而易见。此外,一个总部的迁移,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支撑,湖北得天独厚。

促使国药器械下定决心的,还有湖北与众不同的创新基因,以及锲而不舍的创新追求。“全国做生物医药的园区很多,但光谷生物城只用了短短8年,就从一片黄土坡成长为千亿产业园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三甲。”他说,这是一个区域对产业支持的最好证明。

为服务国药,生物城在人手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安排专人专班,这在别的园区是没有的。任何事情,专班都会抢先一步,想在企业前面。李杨感慨:“光谷做事,快得连我们自己都跟不上”。

不止是国药器械。此前,国药旗下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工程)总部、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药中生)动物保健总部,同样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先后花落湖北。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但长春认为,国药集团频频将核心业务总部落子湖北,并非偶然。这背后,是一场长达十年的产业磨合。“年以前,光谷生物城还没有奠基,国药控股就来了。”他说,当时国控正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湖北收购了一批民营医药企业。生物城闻讯后迅速上门,当年便与国控签约,年建成华中最大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并投产。

年,国药集团与我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做大医药健康市场。随后,全国最大的医药工程设计和总包企业国药工程总部落子。如今,全国80%的制药厂厂房、医药研发基地,其生产流程和软硬件标准,均由国药工程操刀设计。

光谷生物城与国药器械的落户谈判,历时整整两年。

鲍俊华说,很多人认为,国药集团对湖北“偏心”,是因为我们幸运。但谁又知道,过去5年,我们跑了70多趟北京。

联手共谋千亿产业

为一个地区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国药集团还是头一次。

规划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把国药在鄂规模做到0亿元。

董事会上,有人提出:国药集团总部在北京,在湖北收入仅占集团的1/20,连北京、上海都未做区域规划,何以对湖北另眼相看?

封多佳表示,这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与国药在湖北十年的积累密不可分。

国药集团刚刚经历了“黄金十年”。正是在这10年里,国药开始形成产业集群,并一跃成为世界强。其所涉30余省业务中,贸、科、工、服四大板块悉数齐聚的,只有北京、上海和湖北。

这个时期,亦正值湖北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期。光谷生物城崛起,宜昌等8大生物医药园区在全省遍地开花,形成了生物产业独特的“湖北模式”。“过去几十年,央企跟地方谈合作,首先谈政策,你地方有什么资源,土地,政策优惠。”封多佳直言不讳地说,但实际上,央企与地方的产业互动非常少。而现在,彼此更像“合伙人”关系,央企要想发展,一定要和地方经济融为一体,企业在地方,市场就在千家万户。

国药湖北“十三五”规划草案,便是国药集团与光谷生物城共同起草制定。“国药不断调动资源到湖北发展,看重的不是既有成就,而是迁移之后,能在这里创造什么,有何独一无二的创新,我要的是未来。”

当前,光谷生物城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鲍俊华说,调整后,不再做产业前端,“不种麦子,只做面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上,瞄准更高端的制高点。为此,生物城砍掉了很多项目。

除了第三方血透中心和消毒中心,光谷生物城围绕国药所有板块业务,对新的增长点展开几近地毯式发掘。

封多佳感佩地说:“光谷帮企业跑腿,调研跑得比企业还深。很多地方我都没去过,这让我非常感动。”

而对于湖北,0亿目标不仅仅属于国药,它是双方对生命健康的共同梦想。

记者手记

湖北生物后劲可期

短短6年,国药集团3大核心业务总部落子光谷,为湖北新经济再添强劲引擎。

作为我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即使面对经济下行,依然保持着两位数高速增长,并形成了独特的“湖北模式”。

光谷生物城创新园

从科教优势看,我省现有各类生物技术研发机构上百家,集聚了余名高层次研究人员,其中两院院士15人。

在产业优势上,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生物企业,已超过家,过百亿元企业2家。全省现有销售过亿元的医药大品种达24个。

从医疗资源优势看,全省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6万家,年诊疗3.8亿人次,稳居全国前十。

此外,作为全省生物产业的“发动机”,光谷生物城已在生物医药、细胞治疗、基因检测、数字医学影像等多方面形成国家优势,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生命健康产业聚集区。

湖北生物,后劲可期。

华中最大医药物流中心“爆仓”

昨日,位于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几十台物流车辆一字排开,繁忙地装卸药品。作为华中最大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这里每日吞吐量近4万件,业务“爆仓”。

国控湖北物流副总监操焕平匆匆走进物流中心自动化立体仓库,查看“机器人”们的工作进度。一箱药品从物流车上被卸下,入库登记打上“身份证”后,被放上长达千米的传送带,自动传输到分拣线。分拣机器人根据药品信息,将其归类。随后,5台14米高的“码垛哥”机器人,通过无线射频和红外扫描,精确上架码好。

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内工人在电脑前操作

由于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积放式输送系统,以及度全方位扫描设备,货物在传输过程中,机器人会自动控制“交通”,不会发生货物拥堵。一旦哪个货架空了,系统还会通知自动补货。库内个货位,竟看不到工人,只有一群机器忙得热火朝天。

立体仓库只是国控湖北物流中心10个仓储区域之一。在这里,还有中南地区最大的药品冷库,立方米冷库常年保持2℃至8℃,以存放疫苗、血液制品等对环境要求极高的生物医药制品。对活性要求更高的,还有零下20℃的冰室。

操焕平介绍,基于该中心强大的物流体系,24小时内,可把药品送至乡镇卫生院,普通药品12小时畅达武汉三镇,急救药品4小时内就可送达市区,医院。

今年,国药控股湖北有限公司销售收入预计超过亿元。董事长马占军表示,年,国控湖北将完成物流配送中心三期建设,届时可承载年配送额亿元货值商品。

汉代张仲景古方跨越千年产业化

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中,一道两千多年的经典古方“鳖甲煎丸”,通过现代中药科技成功产业化,日产量达1万盒。昨日,国药集团中联药业有限公司透露,“十三五”末,仅这一道古方,就有望创造5亿元年产值。

工人在国药中联中药提取车间内工作

临床上,“鳖甲煎丸”被用于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肝血管瘤、肝癌、晚期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以及气滞血瘀型心绞痛等多种重症疾病。在位于光谷生物城的国药中联生产基地,一盒盒鳖甲煎丸,正在流水线上自动罐装包装。“可别小看这些绿豆大的黑色小药丸”,车间负责人称,这可是中联的镇厂之宝,内含鳖甲、阿胶等30多种中药。

中联是我国中药行业老字号企业。年,在原武汉市中药饮片业同业公会的发动下,武汉市中联制药厂成立。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年底重组进入国药集团。

截至目前,中联已拥有注册产品余个,其中82个品种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4个为独家品种。

文/李墨图/张朋

来源“湖北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wqxxcb/10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