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都宅在家里“隔离”。有的人对此整日忧心忡忡,就连专家推荐的“屋里多通风”也不敢,把所有窗户都闭得紧紧的,生怕病毒“乘虚而入”。在家里也不做正经事,一直幻想自己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的样子,徒生感伤。但有的人却泰然自若,除了按专家要求的“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等”去做以外,并没有让疫情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他们通过远程办公软件照常工作,闲暇时看看书,做做居家运动,陪陪家人。为什么面对疫情,会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态度?《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有些人患病的核心问题是他们的生活毫无意义,对世界和他人的看法一片虚无、一片灰暗,所以才转过头来瞄准自己身体的细枝末节,推断自己有那么多毛病。一个人如果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把自己明明白白地引向疾病。”在疫情时期,如果你积极面对生活,做好防护措施后该干嘛干嘛,疫情就不会影响到你;而如果你谈病色变,对疫情过度焦虑,反而会吃不好休息不好,思想负担过重,导致自身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上病毒。有一位叫胡冰霜的医生,她积累了40年的各科治病经验,看过多个国家的无数病人后,她得出一条宝贵经验:疾病的背后是人心,治病这件事,关键不在“医身病”,而在“治心病”。所以,懂点疾病背后的心理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本文知识点来源
胡冰霜
华西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预防医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她先后到过摩洛哥、摩尔多瓦、美国、保加利亚、蒙古国等多个国家治病救人,并担任“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专家。
著有《与病对话:全科医生手记》、《变态心理学》等书。
高兴,是天下第一良药人生在世,有很多事并非你能决定,但有一件事你随时可以决定,那就是积极的情绪。胡冰霜医生曾接诊过这样一个病人,她40多岁,多年来总感觉“周身不对头”,医院。胡医生打开她的病历本一看,上面写着:长期头昏脑涨;脖子经常咔嚓作响;喉咙微微梗起,怀疑是食道癌前期;手指甲上有纹路,怀疑是末梢循坏不好……胡医生每次都耐心劝她:没什么事,放轻松些。但她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病,终于有一天她真的患上了结核病,这下好了,胡医生以为她会更忧郁。没想到确诊后的一天,胡医生碰到她,发现她竟然一改往日灰头土脸的装扮,穿了一件花衣衫,衣衫上的五色菊花闪烁飘动,就如她的笑脸一般灿烂。原来,治疗结核病的其中一种药叫“异烟肼”,有某种程度的抗抑郁作用。对她而言,异烟肼既治疗了结核病,又改善了情绪,让她变成了一个“高兴”的人。高兴起来的病人,生活变得很积极。她围绕着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和患有同样病的人交上了朋友,建立起了新的交往圈子。而且,她还触类旁通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wqxxcb/1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