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预防血吸虫病的小知识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

人们身体健康的

重大传染病之一

而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因而发现控制杀灭钉螺

是防治血吸虫病的关键

钉螺形态特征

钉螺的贝壳较小,成体高7~10毫米,宽3~4毫米,尖圆锥形,有6~9个螺层。壳质厚,较坚硬,壳面光滑或有粗的或细弱的纵肋,底螺层较膨大。壳面淡灰色,壳口卵圆形,具有黑色框边,外唇背侧有1条粗隆起的唇嵴。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壳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为6毫米和3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

血吸虫病是如何感染及传播?

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感染血吸虫后,成虫在血管内交配产卵,虫卵随粪便排至体外。虫卵入水后,在适宜温度(25-30℃)下孵出毛蚴,毛蚴又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繁殖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随水流在水面漂浮游动。当人接触疫水时,尾蚴在极短时间内从皮肤或黏膜侵入,然后随血液循环流经肺而终达肝脏。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患者初次接触疫水后,尾蚴大量侵入皮肤或黏膜,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会出现发热、过敏反应(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肝脾大。危重病人可出现神志淡漠、心肌受损、重度贫血、消瘦等,还可迅速发展为肝硬化。

感染了血吸虫病怎么治疗?

如果患者接触疫水后,出现以上类似的症状,不要擅自用药,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目前,常用药物吡喹酮可用于各期各型血吸虫病患者,但根据患者病程及临床表现不同,药物的用量及周期都有所不同,要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用药。

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1.了解血吸虫病的知识,有目的地预防。

2.在流行区域不要轻易下水,一定不能喝生水。

3.如果生活在血吸虫流行区,要积极配合当地血吸虫病防治机构组织开展的查螺、灭螺、查病和治病工作,以及对家畜的查病和治疗工作。

4.接触疫水时应穿着防护衣裤和涂擦防尾蚴剂,以减少感染的几率。

5.改水改厕,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证生活饮用水安全,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是预防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6.接触疫医院或血吸虫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和早期治疗。

来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总编辑

施薇

编辑

冯敏









































新春惠民中科白癜风优惠
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mxxxcb/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