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森,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热带卫生学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热带卫生及热带传染病防控研究。参与了国家计划、国家计划等多项重大课题,并以负责人申请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军队后勤科研重点项目等十余项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16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4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全军后勤学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说起传染病,大家应该都有些了解。古代称传染病为“瘟疫”,一旦暴发,犹如洪水猛兽,真是“万户萧疏鬼唱歌”。从古至今,人类遭受了无数的瘟疫,有些瘟疫特别严重,例如欧洲中世纪爆发的黑死病,也就是现代医学中的鼠疫,欧洲将近一半的人口死于这种传染病,对欧洲的生产生活及发展历史造成巨大的影响。即使近代以来科学及医学迅速发展进步,但仍不时有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流行。一旦发生,影响很大。今天我们就跟着专家一起认识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由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类疾病叫传染病。如常见的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
近30年来,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全球新发现了近40余种,在我国也新增了20多种,如艾滋病和“非典”等。
传染病特点主要包括:
(1)传染病具有病原体
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总称。我们常见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都是病原体。传染过程的发生必须有病原体,但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是一定能发生传染,这取决于人体和病毒两方面的情况。
(2)传染病具有传染性
病原体通过不同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引发传染病,这就是传染性,是传染病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比如,有的通过病人的粪便传染引起细菌性痢疾,有的通过痰液、飞沫传染引起肺结核,这是传染病危害性极大的重要原因。
(3)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传播及终止的过程就是其完整的流行性过程,控制不好会造成大范围、大规模流行。
(4)传染病具有免疫性
当健康的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后,人体会产生与该传染病相对应的抗体,以保护人体不再受感染,这种特性叫免疫性,也就是说对这种传染病产生了免疫力。疫苗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制的,但也不是所有传染病都具有免疫性。
(5)传染病具有季节性
比如,肠道传染病多在夏、秋季高发,而呼吸道传染病则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6)传染病具有地方性
有些传染病局限于某些地方,比如血吸虫病,仅见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部分省、区。
二、传染病的流行环节
发生传染病首先要有病原体存在,能够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在医学上我们叫传染源。这是传染病发生流行的第一个环节。人作为传染源有三种情况,除了我们知道的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的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因为能够排出病原体,也是常见的传染源。有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在动物体内生存的,这些动物也是传染源。常见的如携带鼠疫杆菌的老鼠是传染源,携带狂犬病毒的狗、猫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后,病原体还得通过一个途径才能进入人体,这就是传染病流行的第二个环节叫传播途径。按照病原体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一般分为五种:
(1)呼吸道传播
不管传染源是人还是动物,在他们打喷嚏、咳嗽时,沾出的飞沫含有病原体,非常微小的飞沫可到空气中悬浮,当附近的人呼吸时,这些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将吸入人体,比如流感、麻疹、风疹、白喉。呼吸道传染病相对来说传播起来更容易,也是近年来部队发生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类型。
(2)消化道传播
形象地说就是“病从口入”,如果人们饮用的水、吃的食物被病原体污染了,病原体就通过我们的嘴进入了人体,比如甲肝、细菌性痢疾、戊型肝炎。
(3)接触传播
人们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水、土壤以及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而受感染。在南方的一些湖泊、河道中,如果水中有血吸虫,那么我们在组织泅渡训练,或野外作业需要淌水时,水中的血吸虫就通过裸露的皮肤进入我们体内,而导致感染。
(4)虫媒传播
蚊虫在叮咬、吸人们血的时候,把病原体传进人体内,导致登革热的登革病毒、导致疟疾的疟原虫都是通过蚊子携带并传播的。由于是与蚊虫直接相关的,虫媒传播的传染病多见于气候湿热的南方部队。
(5)血液、体液传播
病原体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或体液中,通过能够有血液体液接触的途径,如输血、分娩或性交而传播,常见的有艾滋病、乙肝。平时的握手、拥抱等接触并不会引起艾滋病的感染。
病原体通过各种途径从传染源传给下一个被感染者,但并不是每一个被感染者都会出现症状发生传染病,这主要和每个被感染者的个体差异有关。当被感染者体内没有抗体缺乏免疫力,或者体质差,抵抗力低下时就容易得某一种传染病,这类人就叫易感人群,也是传染病传播的最后一个环节。就好比我们打靶射击,所用的枪就是传染源,子弹就是病原体,子弹还得射向一个能被击中的靶子,这个能被病原体击中的靶子就是易感人群,如果没有易感人群病原体就失去了靶子,传染病也是不能流行的。
由此可看到传染病要发生流行,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如果干预或影响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阻断传染病在人群之间的相互传播,那么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防控传染病的思路
三、传染病的防控原则
第一就是控制及消灭传染源。传染源不仅有携带病原体的人还有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传染源采取的措施也是不一样的。针对传染病患者重点是及时隔离和有效的治疗,同时及时报告疫情;针对病原体携带者应进行定期病原体检测,及时发现及时隔离;针对动物类的传染源,有经济和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及家畜,应隔离治疗,必要时宰杀,并加以消毒,无经济和保护价值的野生动物就应发动群众予以捕杀。通过这些方式就可以严格控制住病原体,避免了传播给其他人的可能。
第二就是切断传播途径。让散播出来的病原体不能到达易感人群,这也是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传播途径有很多种,针对引发不同疫情病原体的传播方式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如果是呼吸道传播,可以采用戴口罩、空气消毒等;针对消化道传播,就是及时处理好病人的排泄物,注意食物及饮水卫生,个人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如果是虫媒传播就要积极消灭住所周围环境的蚊虫,注意个人卫生,室内杀灭跳蚤、虱子等。
第三是保护易感人群。采取措施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使其不易感染疾病,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也就是说当病原体到达易感人群体内后,将其杀死或控制住。如果每个人对传染病有特异性免疫力,即便有传染源、有适宜的传播途径也不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那么,我们怎么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免疫力呢?一要主动接种相关疫苗,二要锻炼身体、均衡营养,提高身体素质。
四、秋冬季几种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很多,比如肺结核、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腺病毒感染、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等。我们就秋冬季常见的几种传染病给大家进行介绍。
1.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很强,也是大家常发生的传染病,像“甲流”、禽流感都是属于流感的范畴。它的主要表现是经过1到3天的潜伏期后,病人突然出现发热,头疼、流鼻涕、嗓子疼、干咳、全身酸痛,发热一般不超过3到4天。比较重的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或者发展为肺炎,严重的病人也会死亡。所以,大家对流感也不能掉以轻心。在秋冬季节,如果出现了这些表现要警惕流感的可能性。
流感的传染源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也会通过接触了病人痰液污染的床单、门把手这些物品而接触传播。有的朋友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打过水痘疫苗以后就不用再打了,为什么每年都要打流感疫苗呢?这是因为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是不同的,人体只对患过的或打过预防针的流感产生免疫力,对新型流感病毒没有免疫力,所以今年得了流感,明年还会再得,这是与其他传染病不同的。引起水痘的病毒变异少,相对稳定,打了预防针免疫力持续的时间长,所以不用再打了。
怎么预防流感呢?一旦出现咳嗽、流鼻涕等感冒表现,要尽快去就诊。如果确诊,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隔离治疗,隔离期一般不少于5天。其他的家人朋友按照前面介绍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进行预防。比如经常给房间通风换气,必要时对房间使用紫外线照射、过氧乙酸熏蒸等方法进行空气消毒。特别要注意勤洗手,进行预防性服药、接种疫苗,等等。
2.腺病毒感染
年以来,有单位发生了多起腺病毒感染的暴发疫情,传染性很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于这几年发生的7型、55型新型腺病毒,人们一般缺乏抵抗力,很容易被感染。
感染腺病毒后有少部分人会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成为隐性感染者。多数人表现为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病人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嗓子疼、浑身无力、没有食欲,有人还会出现腹泻;这其中三分之一左右的病人会发展为肺炎,对这些肺炎病人必须紧急救治,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死亡。腺病毒的传染源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感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接触传播。
因为腺病毒传播的途径多,对于它的预防要综合前面介绍的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方法和消化道传染病预防的方法全面进行。特别要注意勤洗手,少用手去摸口鼻、少揉眼。
3.肺结核
很多人认为肺结核早已消失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在我们国家目前还很常见。
肺结核的传染源是结核病人,通过呼吸道传播。没有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对肺结核普遍没有抵抗力,婴幼儿、老年人和我们20岁左右的青年发病要多一些。
对于肺结核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进行预防。其他的一些注意事项我们再强调一下。对于肺结核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如果得了肺结核,治疗时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用药要保证足够的疗程,不能自己感觉好了、不难受了就把药停了,要能保证治得好又不出现耐药性,减少肺结核的复发。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有的地方又叫痄腮,冬春季发病较多,常常在学校或新兵中暴发。病人一般开始时没有不舒服的表现,有的病人会出现发热、畏寒、食欲不振、头痛。病人典型表现是出现一侧或两侧脸部,我们说的腮帮子这个部位肿大,有的像梨一样,变形,疼痛,在说话或吃饭时疼痛会加重。
如果出现了脸部肿大,要考虑流行性腮腺炎的可能,一经确诊就要接受隔离治疗,直到消肿后大概9天结束,持续大约2周的时间。另外要注意早晚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少喝酸性饮料,少吃酸辣刺激性的食物,按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进行预防。
5.水痘
除了发热这些一般的症状外,特征表现是全身成批出现红色的疹子,有的像水疱一样、有的像小丘一样、有的是没有突起的斑疹。发生水痘后,一般10天左右可以自愈,也有些成人得病后病情较重,会继发肺炎、脑炎等疾病,甚至能引起死亡。水痘的传染性很强,与病人接触后90%以上会发病,冬春两季是发病高峰,通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
如果朋友们身上出现了瘙痒、斑丘疹,特别是成串的斑丘疹,要考虑水痘的可能性,及时去就诊。小区出现了确诊的水痘病人,要及时进行隔离。对病人的牙具、被褥、衣服等个人用品进行消毒。其他的方面,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方法进行预防。如果单位安排接种水痘疫苗,大家要积极参与,一般来讲接种疫苗后保护作用可持续10年以上。
6.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的主要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里有脓血样的物质。什么是里急后重?就是很着急有便意,但是到了厕所又便不出来,有老想拉又拉不完的感觉,这也是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
它的传染源是细菌性痢疾的病人和带菌者,痢疾杆菌通过生活接触、食物、水等途径,最终经口进入人体而感染,这其中脏手起了重要的作用。由于生活习惯的影响,最爱发病的是儿童,其次是我们青壮年人,这与我们爱喝生水、不重视洗手等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对于细菌性痢疾要按照消化道传染病进行预防。出现了粘液脓血便、腹痛腹泻等怀疑是细菌性痢疾症状的战友,医院就诊。如果确诊,要配合进行隔离治疗。个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特别是要注意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不用污染的水洗涤餐具、瓜果、蔬菜,严防“病从口入”。
重庆市预防医学会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委会北京白癜风治疗选择哪家好北京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