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珠
川沙姑娘蔡凤珠这么多年基本没离开过故乡,从读书到工作,空间上距离的移动只有几十公里,但48岁这年,她却奔赴公里之外的新疆莎车进行公共卫生援建,一呆就是一年半。
专注疾病防控,援疆不遗余力
蔡凤珠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工作,早年疾控中心防治传染病的重点以血吸虫病、疟疾和肠道传染病为主,如今疾控重点工作除了急性传染病以外,还包含了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当然,艾滋病和结核病已成为当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年5月7日,作为浦东第五批公共卫生援建工作队队长、莎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蔡凤珠肩负莎车县“三降一提高”的重要使命,毅然踏上赴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援建路。
为什么是她?
蔡凤珠的回答是:合适。她有整整30年疾控工作经验,参与过抗击“非典”等“重大战役”。
为什么一般公共卫生援疆只需要呆6个月,而她却两度留下,足足呆了一年半?
蔡凤珠的回答是:时间不够用。“基层疾控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有些工作刚铺开,如果就此换人,怕难以保证其实施效果,我不想眼看着我们的努力白费。”于是,蔡凤珠用她的坚持,为提高莎车的公共卫生水平不遗余力地工作。
动脑筋,讲方法,一定要做点什么
去莎车前,6这个数字深深印在了蔡凤珠的脑海里。作为新疆人口第一大县的莎车县,肺结核发病率是上海的6倍多,但对于这种需要每天服药才有希望好转的乙类传染病,当地患者却很少主动服药,很多人认为生老病死是天意,所以即便有人送药上门,也难保他们的服药率和持续性。作为一个疾控人,蔡凤珠觉得一定要做点什么。
到莎车后,蔡凤珠和伙伴们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当地的肺结核病人每天主动服药。走遍了莎车县30个乡,蔡凤珠他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营养早餐计划”——患者只要每天到附近的乡卫生院来,当着医生的面服下药物,就可以领到一个馕、一个鸡蛋和一袋牛奶,每月还有60元车费补贴。对于路途较远的患者则由村医送药上门、监督并发放奖励,同时给予村医一定经济补助。这项由上海援疆资金倾力支持的营养早餐计划,慢慢地把当地的结核病患者都“引”了过来。
冲锋陷阵,不辞劳苦,尽心服务
儿童接种疫苗、孕产妇产检对大城市的人来说早已稀松平常,但规范的计免门诊、儿保门诊、妇保门诊、高危孕产妇产检等一系列公共卫生服务在莎车却仍很稀少。蔡凤珠和伙伴们精心设计指导的公共卫生示范乡建设,就力求把这些整合成一站式服务。
“拿儿童注射疫苗来说,我们希望能做到在5公里范围80%的儿童都到乡卫生院集中接种。即便是远距离由村医下去接种,也要求当天回来后将多余疫苗报废,杜绝了从前疫苗进村几天变‘毒苗’的尴尬。”在她们的努力下,阿斯兰巴格等11家公共卫生示范乡初见成效,预防接种门诊、儿保门诊和妇保门诊布局合理,肺结核患者集中治疗、疫苗集中接种、儿童保健和孕产期健康管理等工作标准规范。
作为一个母亲,援疆的多天,蔡凤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