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来源
山西省卫健委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8月最新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显示年8月1日至8月31日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死亡9例!▼年8月1日零时至8月31日24时,全省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例,死亡9例。甲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出血热、狂犬病、登革热、炭疽、流脑、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14种传染病无病例报告,其余13种乙类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总数为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报告死亡9例(艾滋病7例,乙肝2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乙肝、肺结核、梅毒、丙肝、布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1.68%。丙类传染病中麻风病、斑疹伤寒、包虫病和丝虫病无病例报告,其余7种丙类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总数为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95.07%。卫生健康提示:9月,大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相继开学,返校师生应做好个人防护,学生和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晨午晚检、因病因事缺课追踪,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等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当前我省新冠肺炎疫情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常态化疫情防控仍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建议公众仍要提高警惕,减少聚集、减少聚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症状早就医。9月也是开学季
疾病防控更要加强注意
小朋友们和大朋友们
赶紧看过来!
《9月疾病风险提示》
预防措施??9月开学季,小学及托幼机构应加强健康教育,教育师生勤洗手;
??做好日常通风消毒;
??教育学生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流行期间,家长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孩子一旦患手足口病,应待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经校医或保健老师查验方可复课。
预防措施??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每次外出回家后应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在流动的水下清洗双手;
??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手卫生,照顾孩子时要经常清洗双手;
??托幼机构应做好预防性消毒,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
??流行期,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和口腔有无异常,如发现孩子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揉眼,毛巾、脸盆等分开单用;
??流行期间不宜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者;
??学校若开展游泳课程,应注意泳池的消毒以及学生的个人卫生及防护,潜水时,尽量把眼睛闭上或戴防护眼镜,游泳后,及时用干净的水洗脸、洗澡;
??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
??开学后,学校及托幼机构应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校园环境的消毒,把好食品卫生安全关;
??提倡喝开水;
??生熟制品要分开切配,减少外出就餐,慎用凉拌菜;
??剩饭菜要防止苍蝇叮爬食物,并且要加热熟透后食用;
??生食瓜果蔬菜要洗净;
??饭前便后要洗手。
预防措施??9月开学后,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校园防控工作。
??日常生活中,市民要注意个人卫生,科学佩戴口罩、规范勤洗双手、时常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
??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
??坚持健康饮食,储存和加工食物时,砧板、菜刀、餐具等生熟分开、及时清洗,食物烧熟煮透。
??合理安排出行,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如非必须,尽量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出入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时,提高防范意识,加强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
??尽量避开人流高峰,缩短停留时间,减少接触生鱼生肉等食品原料,回家后及时清洁双手。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收好这份风险提示愿九月大家也健健康康-END-来源
微太原、山西省卫健委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