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医院心内科卜军、解玉泉教授团队成功为一位81岁高龄患者完成首例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不足2克,续航寿命超12年,且无需在胸前开刀,该技术是目前起搏植入领域的较高水平,这医院正式开启无导线起搏治疗心律失常的新时代,成功填补区域内无导线起搏器手术的空白。
据了解,一个正常人的心跳约为60-次/分,当心跳过慢时,将会引发一系列症状。患者胡大爷因反复头晕、乏力、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急需植入心脏起搏器解决心率慢的问题。考虑患者高龄且极其消瘦,皮下脂肪组织浅薄,传统起搏器植入将有较高囊袋感染及卧床并发症,为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安装无导线起搏器是最好的选择。
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医院心内科卜军教授介绍道,传统起搏器大小跟火柴盒差不多,医生需要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将两根导丝植入并连接心脏与起搏器,然后在胸口处的皮肤下开口制作一个囊袋,将起搏器置于其中,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并且存在导线断裂、血栓形成、瓣膜返流等并发症,起搏器囊袋也会对患者的日后生活质量有所限制”。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这种起搏器只有胶囊大小,重量仅2克,术中只需局部麻醉,15分钟就可以完成植入。该微创手术可有效避免起搏器囊袋的破溃和感染、起搏导线磨损和断裂,使用寿命长达12年以上,并且兼容磁共振。由于植入后无伤疤、无切口,因此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快,并且无异物感,全身活动再也不受限制。术后4-6小时即可下床行走,1-2天即可出院,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医院心内科执行主任解玉泉教授表示,心内科团队在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后,通过右股静脉穿刺,经传递系统放置无导线起搏器顺利植入胡大爷心腔内,手术用时不足10分钟,术后患者恢复特别快,第二天即下床自由活动,目前已平安出院。
医院作为“沪甬合作”办医模式的创新探索,自成立以来就对标“百姓医院”目标,在医疗服务技术、质量、范围等方面全面实行上海交通大医院同质化管理,尤其在急危重症病人救治方面,实行“上海医疗直通车”,为保障宁波乃至浙东地区人民的生命健康,降低市外转诊率做出积极贡献。
目前,医院现开设32个临床科室,共有职工余人,医院常驻人,医院常驻54人。年以来,沪甬来院坐诊专家位,其中正高位,副高位,专家门急诊全年无休,接诊次数超过7万次。年上半年,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87.43%,出院人次同比增长74.2%。
来源:宁波杭州湾新区发布
编辑:发妹一审:杨佳佳二审:徐硕三审:周海宇终审:姜娴点“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