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防疫
1.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因为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败动植物碎屑、细菌或寄生虫,即使用肉眼看起来很干净的河水、山涧水、井水、泉水或湖水,也有可能已被动物粪便、有机或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直接饮用非常危险。
2.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
食用腐败变质或不洁食物易引起痢疾、伤寒、甲肝、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来历不明的禽畜可能死于传染病,不可加工食用,最好深埋处理。
3.注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意丢弃垃圾。
随地大小便不仅会污染水源,还可能造成苍蝇大量孳生,传播甲肝、痢疾、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感染血吸虫病的人和动物粪便中含有血吸虫病虫卵,随意排放,有可能引起血吸虫病的传播流行。
4.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人体皮肤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会引起皮肤溃烂、感染、失温等严重后果。
5.做好防蝇防鼠灭蚊工作,预防肠道和虫媒传染病。
苍蝇是甲肝、霍乱、伤寒、痢疾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老鼠体内含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钩端螺旋体和鼠疫杆菌等,蚊子是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
6.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个人用品。手是人体接触外界环境最多的器官,传染病也极易通过用手触摸食物、揉眼、抠鼻孔等传播,经手传播的传染病包括甲肝、痢疾、霍乱、伤寒、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红眼病”等皮肤黏膜性疾病,以及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7.如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严重传染病的早期信号,一旦出现,要尽快就医,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居家实用消毒技能
1.保持环境清洁和干燥。清理杂物和污泥,再冲洗环境卫生,不需要到处撒漂白粉或喷洒消毒液,尽可能保持环境清洁和干燥。如明确水中有污染物或周围有公厕等污染源,建议清理、冲洗后用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液推荐符合要求的84消毒液,并按要求配置)。2.餐具及物体表面消毒。受淹的餐具清洗后,应煮沸消毒15min以上。物体表面可使用84消毒液进行擦拭,擦拭30min后应用清水擦拭一遍(强调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3.做好防蚊工作。环境治理为主,清除一切形式的积水是灭蚊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