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一些思考二我们靠什么阻击

人类最终会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点,勿容置疑。

“这一天,从县到生产队的各级领导均亲自上阵,带领群众开展义务查螺,场面十分壮观。”

“男女老少齐出动,一手拿镊子、竹夹子或竹筷子,一手拿着小瓶子或纸袋,排成长长的一排,拉网式地向前移动,每一个人都睁大眼睛一步一步地仔细地寻找着非常细小的钉螺,不放过任何可疑环境,一旦发现有钉螺的地块,立即做上记号,上报血防站核实后便统一进行灭螺。”

这是史料记载的当年为了消灭血吸虫病,人民群众义务灭螺的场面。

60多年前,面对一场瘟疫,毛主席振臂一挥,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全国人民发挥冲天干劲,与瘟神作战,大兴水利,填平沟壑,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两年时间里,如期完成任务,血吸虫病基本得到控制。

毛主席激动万分,写下了两首著名的《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上一辈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此次新冠疫情初现,当我们还没有能力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控制时,斩断传播途径仍旧是最好的选择。

想必大家对武汉封城还记忆犹新。

自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当日14时许,湖北省内多处高速公路入口、收费站口已封闭。

一座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瞬间静止。

人们也一定还记得,各地实行的最严的“六级隔断”防疫措施:镇与镇隔断、乡与乡隔断、村与村隔断。

减少人员聚焦与流动,是斩断疫情传播最原始却是最有效的手段。

置之“死”地而后生。果断决策,民众支持,才换来后面神话大地的满血复活。

然而,新冠病毒不同于血吸虫病,我们知道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是钉螺,所以消灭钉螺就可以斩断它的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却更加隐蔽,它的中间宿主,至今还是个迷。

何况,要在短时间内人为地消灭一种生物,基本不可能。事实上,尽管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就宣称要“彻底消灭血吸虫”,但在我国与血吸虫病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中,血吸虫病从未得到过根除。

同样,无论是封城还是六级隔断,都只能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却无法根除。

何况,现代社会人员的流动性极大,国与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封得了一时,封不了一世。

在这种情况下,疫苗开始走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题为《新冠疫情未来趋势与防控策略》的主旨报告中说:“新冠疫苗是有效的,人类战胜新冠,最终还是要靠疫苗。”

很幸运,中国在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发与推广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至今,我国接种新冠疫苗剂次超17亿剂,继18—59周岁人群应接尽接之后,12—17周岁人群接种疫苗也正式启动。

疫苗成为对付新冠疫苗最有效的手段。但从长远看,要彻底消灭新冠肺炎疫情,光靠疫苗恐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这主要源于新冠病毒具有变异属性。

根据《病毒学报》今年2月8日发布的一项新的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自年底流行至今,已演变出余个不同亚型或分支。

年2月份以来,日本、菲律宾等地均发现新冠变异病毒株,尤其是2月21日,印度科学家在当地发现余种新的变异毒株。

据此,新冠病毒变异株已超个。

疫苗的研发是一项严谨而又漫长的工作,从目前的情况看,远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

从形式上看,疫苗也属于一种防守,它在人的身体里筑起铜墙铁壁,阻止病毒攻击人体的脏器。

其实,最好的防守是主动进攻。防御面对的是一个群体,而治疗面对的永远是个体,这相对来说要快得多,也容易得多。

所以人类要彻底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最终还得靠有效的药物治疗。

试想一下,当我们在治疗新冠肺炎的时候如同治疗流感一样容易,那它对人类就不能构成威胁。

可惜,我们至今还没听到有关特效药诞生的消息,甚至连相关机构研制特效药的消息都很少听到,人们都将目光聚焦在疫苗上。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没有研究治疗的药物和方式,也并不代表我在质疑疫苗。相反,我要告诉大家:在治疗新冠的特效药问世之前,接种疫苗仍然是最好的防疫方式。

下一篇,我将讲一讲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写作,要么有温度,要么有深度。合作

上一篇:后疫情时代的一些思考(一)——新冠疫情的现状

曾小林

原创不易,打赏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yfxxcb/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