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在宾阳,看到这种螺一定要上报还有

点击上面宾阳印象   据记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广东医学教授路过宾阳,在王灵镇一棵大榕树下休息的时候,在一旁的草丛里发现几颗钉螺,怀着好奇心,教授把钉螺带回去解剖,首次证实广西有血吸虫病流行。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动物的粪便中含有血吸虫的虫卵,虫卵进入水流后长成毛蚴,毛蚴会钻进钉螺中繁殖,长成尾蚴后可钻过皮肤感染人体。

(技术人员为新职工讲解血吸虫病相关知识)

(查阅血吸虫病相关资料)

  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的中间宿主”,因此,查清灭净钉螺,是消灭血吸虫病的关键。每年春季,县疾控中心都常规开展“查螺”行动,并注重培训提升新进职工的查螺实践操作能力,从根源上防治血吸虫。

(新职工对钉螺标本进行观察)

  4月1日,县疾控中心组织本单位新进职工及相关技术人员等30人,到宾阳县血防展览室进行参观学习,了解血吸虫防治历史、翻阅历史资料、发病地区等知识。随后,深入黎塘镇龙公村进行实地查螺,以便能及时对发现的血吸虫病疫情及潜在传播风险采取干预措施,为制定、完善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人员对钉螺生长环境讲解、对查螺技术进行实践培训)

  今年春季血防查螺行动中,未发现钉螺踪迹。我县于年开展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极防治,于年取得了基本消灭血吸虫病的胜利,有关部门坚持长期性,经常性,科学性地把查病治病的工作搞好。

(技术人员对查获的螺进行种类辨识)

(工作人员进行实地查螺)

 温馨提醒:报螺有奖!如果市民在宾阳县辖区工作、生活环境中发现钉螺,一定要上报到宾阳县疾控中心,确保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血吸虫病感染!疾控中心会对有效报螺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钉螺有什么特征?

钉螺属软体动物,有雌、雄之分,水陆两栖,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壳长约10毫米左右,宽约4毫米,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为6毫米和3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

咨询、报螺(宾阳县疾控中心寄生虫与地方病防制科)

来源:宾视网

今日责任编辑:东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yfxxcb/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