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协定处方集1医院

医治白癜风的著名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1088.html

一.医院外用油膏方

1.花椒油

组成:红点花椒9g,芝麻油g。

功能:解毒、润肤。

主治:清洁消毒疮面、急性湿疹等。

用法:涂敷患处。

制法:将油放于铜锅内,烧开后离火,将花椒放入锅内,待油凉后,将花椒取出,储瓶备用。

2.祛湿药油

组成:苦参g,薄荷90g,白芷90g,防风60g,芥穗g,连翘

g,白鲜皮g,鹤虱草90g,大黄90g,苍术90g,威灵

仙g,大枫子(碎)g,五倍子(碎)g,香油10kg。

功能:除湿润肤。

主治: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

目法:调药粉外敷,或涂油后外撤药粉,也可做清洁剂。

划法:将群药放入香油内一昼夜后,文火炸至焦黄,过滤,每g油加青黛面1.5g。

3.化坚油

组成:透骨草3g,伸筋草7.5g,茜草6g,木通7.5g,松节4.5g,

紫草根7.5g,地榆6g,昆布6g,刘寄奴3g,香油g。

功能:活血化瘀,通络软坚。

主治:烫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红斑脱屑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用时微加温,直接涂于皮损。

制法:油浸群药两昼夜,用文火将药炸成焦黄色,去渣备用。

4.紫草油

组成:紫草g,黄芩50g,麻油g。

功能:凉血解毒。

主治:尿布皮炎,婴儿湿疹等。

用法:清热收湿止痒。

制法:以上两味入油锅内浸24小时后加温过滤。

5.黄艾油

组成:黄连、艾叶。

功能:清热解毒,收水解痒。

主治:婴儿湿疹等。

用法:外擦患处。

制法:黄连研细末,植物油调成糊状,涂在瓷碗壁上,倒置在点燃的艾绒上熏,待黑,再取黄连糊,加植物油调成稀糊状

备用。

6.紫草地榆油膏

组成:紫草5g,地榆10g,冰片2g,氯霉素2g,氧化锌32g,植物油49ml。

功能:消炎、收敛、止痒。

主治:传染性湿疹皮炎、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婴儿湿疹等。

制法:以上诸药共研细粉选取80目筛,逐渐加入植物油内,搅匀。

7.鸦胆子油

组成:鸦胆子30g。

功能:去疣。

主治:扁平疣(适用于少量)、寻常疣。

用法:用牙签挑取很少鸦胆子油,小心点于扁平疣或寻常疣上,

不要碰及好皮肤,以免产生凹痕。

制法:将鸦胆子剥去壳,取仁,捣碎,置瓶中加入乙醚,略高过为度,隔2小时后,将上层浮油倒于玻璃器皿中,等乙醚挥发后即得鸦胆子油,装小瓶中备用。

备注:

(1)在乙醚挥发时,勿近火(不要划火柴),以免发生爆炸;

(2)一次只能点十多个“疣”,一般情况是只要点一次,点后发红,有烧灼、疼痛感觉,隔天即变黑,再过二三天即可脱落。

二.医院中药颗粒剂协定处方

1、妇产科

妇科一号

西医诊断:急性盆腔炎

中医诊断:带下病、癥瘕

处方:地丁30g、金银花30g、野菊花30g、牡丹皮12g、柴胡10g、蒲公英30g、大血藤20g、土茯苓15g、元胡15g、川楝子15g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症状:下腹疼痛据按,发热恶寒、带下量多

注意事项:忌食辛温之品,宜食清淡易消化之品

妇科二号

西医诊断:慢性盆腔炎

中医诊断:癥瘕、带下病、痛经、不孕症

处方:丹参20g、赤芍10g、白芍10g、桃仁10g、地龙12g、大血藤15g、败酱草15g、薏苡仁30g、三棱10g、皂角刺6g、莪术10g、路路通15g、陈皮6g、延胡索10g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适应症:下腹一侧或双侧胀痛、刺痛或坠胀,劳累后或经期加甚,带下增多,腰骶酸痛,婚后不孕。

注意事项:忌服辛温及寒凉之品,忌房劳过度

妇科三号

西医诊断:阴道炎(阴道炎外洗方)

中西诊断:阴痒

处方:白头翁20g黄柏12g蛇床子30g花椒9g百部30g地肤子30g苦参24g防风10g

主治:用于各种阴道炎

症状:外阴骚痒,白带异常等

注意事项:忌服辛温煎炸之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

妇科四号

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症,脏燥

处方:淫羊藿10g泽泻10g知母10g丹参10g地黄10g

柏子仁10g百合10g天冬10g五味子5g制远志6g麦冬10g女贞子10g牡丹皮10g茯苓10g黄柏10g合欢皮15g

主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

症状:如月经失调,面色潮红,心悸,失眠、乏力、抑郁,多虑,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注意力难于集中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劳逸结合

妇科五号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中医诊断:癥瘕、痛经、不孕症

处方:当归10g丹参10g川芎6g川牛膝10g没药6g香附10g延胡索10g赤芍10g血竭粉1g苏木10g

功效:行气破縻,软坚散癥。

适应症:经行下腹胀痛逐渐加剧,经色紫暗有块或不孕症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忌劳累,忌服生冷寒凉之品

产科一号

西医诊断:产后子宫恢旧不良

中医诊断:产后恶露不下(新生化汤)

处方:益母草30g当归10g川芎6g桃仁10g红花5g炮姜6g炙甘草3g香附10g柴胡10g党参25g

功效: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主治:用于产后促进恶露排出、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术后、取环术后。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忌服生冷寒凉之品

产科二号

西医诊断:产后乳汁缺少

中医诊断:产后缺乳

处方:当归10g黄芪10g王不留行10g炮山甲6g

漏芦10g通草6g川芎6g

功效: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适应症:产后乳汁涩少,浓稠,或乳汁不下,乳房胀满而痛,胸胁满闷。

注意事项:调节情志,忌劳累,多食富营养易消化之汤品

宫外孕一号方

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                   

宫外孕二号方

丹参15克赤芍15克桃仁9克莪术1.5-6克三棱1.5-6克

2、儿科

小儿一号

风热咳嗽

症候:咳嗽不爽,痰黄粘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或伴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辩证要点:咳嗽不爽,痰黄,鼻流黄涕,咽红,舌质红。

治法:疏风清热,宣肃肺气。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密麻黄5g生石膏20g杏仁8g甘草6g金银花10连翘8g鱼腥草10g瓜蒌壳8g莱菔子8g蝉蜕6g射干8g

小儿二号

小儿感冒慈幼清解汤

处方:石膏30g青高10g白薇30g桑叶10g赤芍10g柴胡6g黄连3g荆芥10g焦山楂10g焦六神曲10g槟榔10g

天花粉10g大青叶15g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透邪导滞。用于治疗小儿高热。

3、内科

title

中风一号

痰热腑实

主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舌喎斜,腹胀便秘,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中风合并便秘痰多)

舌脉: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大。

治法:通腑泄热化痰。

方药:星蒌承气汤:瓜蒌15g、胆南星8g、生大黄10g、芒硝10g、栀子10g、黄芩10g、竹茹10g、天竺黄10g

中风二号

半身不遂

主症:半身不遂,患肢瘫软不用,或肢体麻木,口舌喎斜,少气懒言纳差,自汗,面色萎黄,或患肢强痉而屈伸不利,或见患肢浮肿。

舌脉:舌质淡紫或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涩或细无力。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g桃仁10g红花5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2g地龙10g桑寄生12g杜仲10g牛膝10g鸡血藤12g

4、耳鼻喉科

title

鼻渊一号(鼻窦炎)

处方:辛夷12g防风10g前胡10g天花粉10g意苡仁30g桔梗10g广藿香10g细辛3g白芷6g蒲公英20g桑白皮10g

鼻鼽一号(过敏性鼻炎)

处方:黄芪20g白术10g防风10g白芷12g广藿香10g陈皮6g五味子12g蝉蜕6g川芎6g细辛3g桑白皮10g甘草6g

咽炎一号(急性咽炎)

处方:金银花20g连翘10g牛旁子10g荆芥10g防风10g黄芩10g蝉蜕6g玄参15g浙贝母10g桑白皮20g桔梗10g甘草10g

咽炎二号(慢性咽炎)

处方:玄参10g麦冬10g白芍10g枸杞子10g地黄10g牡丹皮10g浙贝母10g桔梗10g射干10g蝉蜕6g芦根15g甘草3g

三.陕西中医学院关节炎外洗方

桂枝15g桑枝15g红花15g花椒15g艾叶15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川乌9g草乌9g刘寄奴15g牛膝15g木瓜15g

四.医院胃癌方

[药物组成]

炒山楂9克,炒建曲9克,炒麦芽15克,煅瓦楞30克,炙鸡金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15克,木香9克,陈皮9克,丹参12克,煅牡蛎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5克,海带15克。

[适应证]胃癌

[制法]

先将上药加清水超出药面3厘米,浸泡2小时,搅拌几次,使清水被药物部分吸收,最后再加清水至超出药面3厘米,放火上煎煮40分钟,每剂煎2次。

[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验案举例]

陈X,男,70岁。胃脘作胀,经常隐痛,头晕神疲,泛恶便秘。胃镜示大弯侧溃疡及结节状隆起,活检为腺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气滞、血瘀、食积,结而成症,久久耗伤正气。治宜理气化瘀,消积散结。用胃癌方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复查胃镜,局部明显好转;生活正常。随访10年未发。

[按]本方系通过临床反复筛选而成,有理气止痛、消食和中、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用。服用本方不仅能使症状消失或改善,生存期延长,而且能使癌灶消失、缩小或稳定。

医院常用协定处方

1.利肝合剂;

处方:蛇舌草30公斤,全瓜蒌30公斤,杜红花6公斤,制黄精15公斤,当归12公斤,玄参30公斤,苦参15公斤,甘草15公斤。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肝硬化

2.复方百部合剂

处方:蒸百部白芨炙麻黄芦根

制法:煎汁冰糖收膏

用法:口服,一岁以下每服5毫升,1-3岁服6毫升,3-5岁服8毫升,5岁以上服8-10毫升,一日三次

3.泻痢散

成分:苍术(淘米泔水浸)90川乌75杏仁90粉甘草75生大黄60熟大黄60羌活90

制法:上药研极细面

用法:每服1.8(或咨询医师用量),儿童酌减,一日两次,开水冲服

功效:疏表通里

主治:各型痢疾及泄泻

4.参蛤合剂

处方:北沙参30北五味30蛤蚧2对(去头足)化橘红12天麦冬30红参30

制法:研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0.5克

用法:每服2粒,每日三次,食后服

功效:养阴,敛肺,化痰,止血

主治:虚喘及支气管扩张,面偏于阴虚气弱者

5.舒肝和胃合剂

处方:金铃子60延胡索90生赤芍60决明子90白芨60茯苓90陈皮24甘草60生怀山药90

制法;煎取浓汁,去渣,共得药液毫升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10-15毫升,食前开水冲服

功效:舒肝和胃,安中止痛

主治:胃溃疡及一切肝胃痛

禁忌:对胃寒者,不宜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yfxxcb/5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