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的流行和防治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血吸虫病在江西流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江西省的一些县志、中医古籍和民谣中不乏类似血吸虫病的描述。据《婺源县志》记载:“婺源岩下横亭一带,逐有虫症发生,死亡众多,田地荒芜、十室九空”。明末清初江西新建著名医学家喻嘉言在其著作中有关类似血吸虫病的描述,指出:“血蛊……男子比女子多,东南沿海比他处多”。
01
什么是血吸虫病?
有什么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是由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
l急性血吸虫病:发热、咳嗽、胸痛、肝脾大、胃肠道症状常呈痢疾样大便,可带血和黏液
l慢性血吸虫病:多因急性期未曾发现,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多次少量重复感染等原因,逐渐发展成慢性。分为隐匿型(一般无症状)和有症状型(呈慢性腹泻或痢疾、肝大)
l晚期血吸虫病:病人极度消瘦,出现腹水、巨脾,腹壁静脉怒张等晚期严重症状
l异位血吸虫病:指重度感染时,童虫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常见于肺和脑,可引起肺动脉炎,甚至肺源性心脏病及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02
血吸虫是如何感染人类的?
传染源:血吸虫终宿主包括人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病人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血吸虫的传播途径包括虫卵入水、毛蚴孵出、侵入钉螺、尾蚴从螺体逸出和侵入终宿主这一全过程,其中含血吸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水体中存在钉螺和人群接触疫水是3个重要环节。
03
3.为什么江西是全国血吸
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
自然因素:
(1)发达的水系——江西境内河流交织、湖泊众多、池塘密布,发达的水系使得当地成为血吸虫生存的适宜场所
(2)适宜的气候——研究表明,钉螺交配、产卵、孵化及幼螺成长的最佳温度范围为15℃~25℃.温度高于30℃时,有夏蛰现象;低于10℃时,则活动迟缓或停止不动.而江西省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春寒夏热,秋燥冬冷,四季分明,且江西雨量充沛,为全国多雨省区之一地区,这些气候条件给钉螺的顺利繁殖与成长提供了保障.
(3)频发的水患——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根据专家研究,钉螺自身的爬行能力非常有限,要完成远距离的迁移,主要是依靠水流,一再发生的水灾对于血吸虫病的蔓延直接起着推动作用
社会因素:
(1)传统的生产方式——江西省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降雨丰沛,因此,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而种植水稻时农民必须接触水
(2)不良的生活习俗——在河水中洗涮马桶甚至倾倒粪便,饮用江水、河水等
04
如何防治血吸虫病?
控制传染源:人畜同步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吡喹酮是当前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
切断传播途径:灭螺、粪便管理、安全供水、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
保护易感者:对难以避免接触疫水者,可穿长筒胶靴、经氯硝柳胺浸渍过的防护衣或涂擦苯二甲酸二丁酯油膏等防护药物;对已接触过疫水者,在接触后第7至第10天服用青蒿琥酯,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
参考文献
[1]李宜锋,林丹丹.江西省血吸虫病防治历程与展望[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17(03):-.
[2]陈浩,巫娜.浅析建国初期江西省血吸虫病重疫区成因[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6(04):47-49.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