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鸦胆子的植物游记,还真要有点胆量,因为有捞过界之嫌。
鸦胆子,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因成熟的核果灰黑色味苦,故名。由于药效显著,连植物名都直接叫“鸦胆子”了。鸦胆子的药用功效强大,种子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可以清热解毒,截疟,止痢;外用腐蚀赘疣。常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扁平疣和表皮赘生物、鸡眼。除了果实,根和叶也有药用。鸦胆子,这确实是王药师国香工作室王长虹老师的菜。上述的一串文字介绍,我就知道“清热解毒”,还有凡带点毒性就能“以毒攻毒”,对皮肤表皮赘生物有疗效。
▲鸦胆子长卵形的成熟果实▲
曾有幸在北师大听过王长虹老师的专业中药讲座《珠海地产常见岭南中草药》,南方的药用植物,十有八九都可以“清热解毒”,这比较好记。
▲华南名宇后山鸦胆子的初次印象▲
鸦胆子在《生草药性备要》里又称它为老鸦胆,鸦胆,《吉云旅钞》称它为苦棒子,《纲目拾遗》中称它为苦参子。在各地别名也一大箩:白骨苦楝、鸭蛋子、、鸭胆子、小苦楝、解苦楝、雅旦子、雅胆子、鸦旦子、丫蛋子……多有“苦”字,可见它的“苦”在中药界的江湖地位。我也曾学掏其果仁磨碎之欲用,知之皮毛,门外汉自娱自乐。
▲上药的是核果内的果仁,还要去壳▲
正好是花期,既然真写了,也就只好硬着头皮,避重就轻,写鸦胆子的其它。
鸦胆子Bruceajavanica,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在凤凰山本科植物仅发现此一种,最早还是王老师去年1月份在华南名宇后山指给我看的,随后多次在后山的搜拍植物之行,还有山林中的陆续发现,鸦胆子的其它特征才慢慢烙入我的脑海中。
▲每年这个时候鸦胆子开始开花▲
▲嫩叶初长▲
▲依附在鸦胆子筑巢成长的某幼虫▲
▲外侵性的长足捷蚁也来了▲
▲不知道它们是否能间接协助授粉▲
▲广翅蜡蝉的若虫(白色者)也喜欢吸食鸦胆子嫩枝嫩芽的汁液▲
先说鸦胆子的花,花瓣以毫米为单位花极小,聚伞圆锥花序腋生,最有趣的是雌雄异序或同序,如同序则雌花在上部,雄蕊在下部,雌花序长约为雄花序的一半。也就是说男女分小组排队,各站一排,如果男女混在一起的则女的排前面男的跟尾。鸦胆子的花虽小但花盘发达呈半球形(注意,这里说的花盘不是指我们种花的花盘),男的雄蕊4小枚花药以暗紫红色呈现,招惹授粉。女的雄蕊花柱反折,披着柔弱的小毛,如舞者舞姿舒缓俊雅,静候着郎君赏爱。
以下是雄花:
▲雄花细小暗紫色,直径1.5-2毫米▲
▲雄花瓣有稀疏的微柔毛或近于无毛▲
▲雄花萼片被微柔毛,长0.5-1毫米,宽0.3-0.5毫米▲
▲雄花序长15-25(-40)厘米▲
▲雄花花药长0.4毫米▲
▲雄花的花梗细弱长约3毫米▲
以下是雌花:
▲雌花的花梗长约2.5毫米▲
▲含苞待放的雌花▲
▲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同▲
▲雌花的雄蕊退化或仅有痕迹▲
▲雌花的花柱反折富有舞姿▲
▲花序上的雌花如列队跳集体舞▲
对于娇小的花儿们来说,鸦胆子的叶子就是遮风挡雨的呵护。奇数羽状复叶,每枝有3-15片小叶,每小片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还带着粗齿,叶脉清晰明了,绿盈盈相伴到老。
▲小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对生,边缘具粗齿▲
▲小叶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面均被柔毛▲
▲叶长20-40厘米,叶柄短,长4-8毫米▲
鸦胆子的主角当然就是它的种子,就是椭圆形核果里的果仁。初生果淡绿色,成熟时由紫红色转到黑色,当你行走在小山坡路旁灌木或草丛中时,有心准能发现,懂得鸦胆子的“苦”就是“拾到宝”。
▲核果1-4,分离▲
▲核果外壳硬骨质而脆▲
▲里头的种仁黄白色含油丰富,味极苦▲
▲核果成熟时灰黑色,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
鸦胆子,中药师们都爱。长在凤凰山,也是我的菜。
在这特殊的时艰,日子难免如吃鸦胆子的“胆子”,很苦,但名“苦”命不苦,熬过就好!
补充植物名词解释:
1、花盘:
花盘是花托的扩大部分,通常呈杯状、环状、扁平状或百垫状。花盘或生于子房的基部,或介于雄蕊和花瓣之间,有全度缘的,有分裂的,有齿牙状的。花盘专也可分裂成疏离的腺体。如酸橙、卫矛、鼠李等的花都有花盘。
2、核果:
核果是由单心皮雌蕊、上位子房形成的果实,亦有由合生心皮雌蕊或下位子房形成。其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木质,形成坚硬的果核,每核内含1粒种子,如桃、杏、胡桃等。有的核果和浆果相似,称浆果状核果,如人参、三七等。
植物名片
鸦胆子Bruceajavanica
科:苦木科
属:鸦胆子属
形态特征
株:灌木或小乔木。
叶:小叶3-15对,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有粗齿,两面被柔毛,下面较密;小叶柄长4-8毫米。
花:雄花序长15-25(-40)厘米,雌花序长约雄花序一半。花暗紫色,径1.5-2毫米;雄花花梗长约3毫米;萼片被微柔毛;花瓣被疏柔毛或近无毛,长1-2毫米。雌花花梗长约2.5毫米,雄蕊退化。
果:核果1-4,分离,长卵形,长6-8毫米,径4-6毫米,熟时灰黑色,干后有不规则多角形网纹,外壳硬骨质而脆。种仁富含油脂,味极苦。
生态习性
产地: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
分布:亚洲东南部至大洋洲北部也有
生境:旷野或山麓灌丛中或疏林中
海拔:云南生于海拔-米
物候期:花期夏季,果期8-10月。
温馨提示:
1、植物名片来自“植物智”《中国植物志》;
2、图片均为原创,全拍于凤凰山,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3、欢迎喜欢野生植物或珠海凤凰山的朋友留言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