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六合连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江河水位持续上涨,区疾控中心发出警示,市民尽量不要接触江水,以防止感染血吸虫病。
记者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经过多年血吸虫病防控,六合已多年没有出现血吸虫病急性感染病例,但市民不能因此放松警惕。区内长江沿线(所属东沟、龙袍、区财政局下属洲滩管理所,不含玉带)属于血吸虫病防控重点区域,防急性感染工作为近期防疫工作重点。特别是汛期以来,我区血吸虫病有螺地区沿江滩块大面积上水,群众接触江水的机会大大增加,防控血吸虫病感染形势十分严峻。区疾控中心已组建了防急感工作岗哨,每天有专职人员轮流在易感地带和重点路段开展巡逻,劝阻人员上滩。对防汛等涉水高危人群,做好接触疫水人员的登记,发放防护膏指导使用并及时进行预防服药。
据介绍,正常人在接触疫水(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后不久甚至几秒内,血吸虫尾蚴便会钻进皮肤,接触点皮肤会出现丘疹、瘙痒,数小时至2—3天消失,潜伏期一般在30天左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抗菌素对因血吸虫病引起的发热并无效用,急性感染会导致患者身体严重受损,如果患者发热不退,又有疫水接触史,一定要检查是否感染上血吸虫病。
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梅巧芳提醒,未来几个月,市民尽量不要到江滩钓鱼、挖野菜、戏水和游泳,以免接触疫水。确因防汛、生产、建设等工作需要接触疫水的人员要主动到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吸虫病门诊领取防护膏,并在医生指定时间段进行预防服药。开展江边涉水作业时,还要做好血吸虫感染外部防护,如戴手套、穿胶靴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