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是情
近日,受强降水的影响,湖南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三湘四水一片汪洋,多个县市受到洪水袭击。
洪灾过后极易造成传染病流行,一些多年不发生或很少发生的传染病,一些在正常年份不会发生的疾病,由于洪水的缘故,亦有可能发生。目前虽然没有疫情发生,但预防是关键。
那么,洪灾过后,容易发生哪些传染病呢?又该怎样预防,请详看下文,并分享出去。
洪灾过后,容易发生哪些传染病?
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
各种蚊媒传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俗称大脑炎)、登革热。
水灾过后还可能患皮肤病、浸渍性皮炎、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
另外还要注意防治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
一、伤寒和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水源污染是本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常呈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二、霍乱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潜伏期为3小时至7天,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吐泻物为米泔水样,一般无腹痛、无发热,重者可发生失水性休克。病情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可死于多器官衰竭,且传播快,可大规模流行。
三、甲肝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四、细菌性痢疾
这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大多是进食不洁食品后感染痢疾杆菌所致。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并伴恶心、呕吐、口干等表现。
五、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遭遇洪灾后需要重点防范的传染病之一。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猪是洪水型钩体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家畜和鼠类、蛙类等是次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具有很强的侵袭力,通过皮肤、眼结膜、鼻或口腔粘膜侵入人体,迅速进入血流并繁殖,随后侵害肝、肾、肺、脑膜等器官引起多种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发高烧、头痛、全身酸痛、腓肠肌(小腿)疼痛、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
六、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七、血吸虫病
本病曾在我国长江两岸及其以南地区十分猖獗,解放后虽然已基本控制,但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果人们在洪水期间不注意保护,接触了含有尾蚴的疫水,可造成血吸虫病的急性感染。
八、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对症治疗。
九、食物中毒
灾区气候潮热,卫生状况差,细菌易繁殖,人群吃进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均可发病。潜伏期短,一般为数小时至2天,最短为1小时。主要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腹泻等,重者可引起脱水、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怎样预防传染病?
治理环境卫生,严防水体污染。及时清理倒塌房屋,在清理垃圾、粪便等之前,要先进行清洁和消毒,严禁接触各种污染水体,做到不喝生水。在洪水围困期,要加强对水体污染的监测和管理,对于被洪水淹没、污染的水源或蓄水池,应立即清理修复,重新蓄水后做彻底消毒方可饮用。
做好自我防护。大范围开展灭蚊、灭蝇和灭鼠工作,清除孳生地,消灭控制钉螺。同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搭建防蚊帐,涂抹驱蚊剂,不要在有钉螺处休息宿住。尽量不赤足接触江河湖水,下田劳动要穿田靴、戴防护手套,以避免感染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血吸虫流行区口服吡喹酮,可预防血吸虫病;口服强力霉素或土霉素,可预防霍乱及副霍乱;注射钩端体疫苗,可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要有足够的睡眠,以筑起体内免疫屏障。
注意食品卫生,严格做到“十不”,杜绝“病从口入”。即不吃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肉;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不喝生水;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除注意饮食外,最好每餐吃醋和蒜,既增加胃内酸度,又增强胃肠道防御能力
积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普及防病抗病知识。
防疫部门要做好洪水过后的消毒、杀虫、灭鼠工作,提供药品、器械和技术指导。常用消毒药品有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白粉、净水片,常用杀虫药品有残杀威、马拉硫磷、氯氰菊酯等。灭鼠则采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常用喷雾器械有背负式机动喷雾机、手提气压式喷雾器、飞机超低容量喷雾装置等。
加强疫情监测和医学观察。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把疫情控制在萌芽之中。注意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趋势、疫情动态,及时报告,严格隔离制度。参加抗洪的人员离开灾区后,要对他们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时间要超过传染病的潜伏期。
具体操作方法
(1):水灾后饮用水如何消毒?如何饮水?
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简便实用的是煮沸消毒和氯化消毒法;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凉爽处(如用棕色瓶拧紧瓶盖存放)。
(2):水灾后如何对环境进行消毒?
1.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
2.对清淤后的环境可用-mg/L有效氯溶液(每1公斤水加5g-10g漂白粉,漂白粉有效氯按20%计)喷洒消毒30分钟。
3.对水灾致死的家畜、家禽等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和掩埋或焚烧。先用5%漂白粉上清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装入塑料袋,投入深坑,掩埋地要远离居住地和距水源50m外,挖坑深≥2m,在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层应用漂白粉按20-40克/m2的量处理后覆土掩埋压实。
4.LJ消毒: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3):水灾后如何灭蝇?
1.清除过水后的LJ死角,彻底消除苍蝇孳生地;
2.旱厕及时清挖,家庭生活LJ要注意装袋封存,日产日清,防止散落;
3.存放的干草、树叶等有机LJ过水后发酵即可成为苍蝇孳生源,也要及时清除或采取沤肥处理;
4.成蝇可采取菊酯类药物,如赛克宁稀释50-80倍滞留喷洒或蝇拍捕杀的办法进行杀灭。
(4):水灾后低洼区如何灭鼠?
大雨过后低洼区域大量过水,鼠洞被淹没,因大家鼠具有良好的游泳能力,大部分个体存活,少部分病鼠或存活能力差的老鼠被淹死,对于鼠尸要统一挖坑深埋。存活下来的个体,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变,探索行为加强,破坏性更大,此时可以采用多种措施如鼠夹、粘鼠板、鼠药等单独或同时布放在老鼠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杀灭,切记千万不要使用剧毒鼠药,由于此时多水,剧毒鼠药更易引起难以估计的后果。灾后清洁环境、堵鼠洞、清除散落的生活LJ是保证灭鼠效果的关键。
(5):水灾过后如何灭蚊?
大雨过后灭蚊的关键是消除各种积水,疏通沟渠,主要是房前屋后、院落内的盆罐积水要清除,特别是饮料瓶、矿泉水瓶,量多,面广更应引起注意。再生资源收集点是重点单位,可采取菊酯类药物如赛克宁稀释50-80倍喷洒的办法防止蚊幼虫孳生。沟渠积水要及时疏通,对于观赏池内积水可及时补充放养鱼类,采取生物防治的办法控制雨后蚊幼虫的孳生。
(6):如何注意饮食卫生?
防止食品污染,切断污染途径,不要用非食品包装袋和容器装运直接入口食品。加强餐具的消毒,把洗净的食具放在沸水中,煮沸5分钟。也可按1千克冷水加1片或1匙漂白粉精的比例配制消毒水,食具在消毒水中浸泡3分钟即可使用。注意:配制消毒水不能用热水,否则会使漂白粉精中的氯气挥发失效。
(7)如何注意手部清洁和皮肤破损?
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脸盆、手帕应当单用,如果不得不与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
预防皮肤擦烂,可以在皮肤皱折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于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要下水。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接触疫水前,在可能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防护药,如防锄霜和皮避敌等,穿戴防护用品,如胶靴、胶手套、胶裤等。接触了疫水应主动去血防部门检查,发现感染应早期治疗,以防止发病。
(8)如何科学就医,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专业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