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给嘉善人民带来了无法衡量的伤痛,那段岁月虽已过去数十年,但是在之后的时光里,嘉善人民消灭血吸虫病的行动却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嘉善县消灭血吸虫病历程。
年,美籍学者福斯特所著《血吸虫病的研究》中叙述,在嘉善县杨庙调查发现钉螺和临床病人,这是嘉善县首次发现钉螺和血吸虫病病人的记录。
年,我国陈方之、李赋京、樊济民、包惠民4位学者来嘉善城内、东门城外做调查,均查到钉螺、感染性钉螺以及血吸虫病病人。在年研著的《血蛭病之研究》中,把嘉善县列为血吸虫病流行最剧县(最严重的县)。
解放后,大规模调查证明嘉善县全县11个乡(镇)个村(据年行政区划)均有血吸虫病流行。流行区人口38.6万人,历史累计查出钉螺面积.03万平方米,历史病人例,其中晚期病人例,病牛头,73.4%的农业人口感染血吸虫病,是全国水网型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县之一。经过积极防治,嘉善县于年达到血吸虫传播控制标准(原称基本消灭标准);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原称消灭标准),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现将嘉善县消灭血吸虫病历程回顾如下:
建国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曾对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状况进行零星调查,证明嘉善县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县,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则是在建国后才开始的。嘉善县血吸虫防治历程大致可分为调查准备、全面防治、巩固监测3个阶段。
一、调查准备阶段(年~年)
这一阶段的防治工作从建立防治机构、流行状况调查摸底到建立防治试点、开展小规模防治,取得了初步成果和经验。
年,浙西血吸虫病防治研乡、村防治队来嘉善县干窑区长秀乡第八村开展血吸虫病病情调查,并收治病人例,为全县开展血防工作拉开了序幕。
年7月,成立嘉善县血吸虫病防治站,下设5个中心防治组,配备多名专业防治人员。在疫情严重的大通公社双溪村和天凝公社东顺村开展了以治疗为重点的试点工作。
年,县血防站专业人员经培训、整顿,把工作重点集中在试点村的查、灭钉螺以及粪水管理和预防措施上。据统计,年至年查、灭螺共投工工,查出有螺面积11.27万平方米,灭螺面积11.27万平方米;粪检查病人,查出病人例、治疗病人例;建立三缸制粪缸只,取缔露天粪缸只,这一阶段从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为辖内全面开展防治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全面防治阶段(年~年)
在前一阶段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全县继续开展宣传教育、查钉螺、灭钉螺、查治病人(畜)、粪水管理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经过30年的积极防治,阻断了血吸虫病传播流行,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根据防治工作情况,这一阶段防治工作又可分为:达到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两个阶段。
(一)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阶段(年~年)。期间曾出现3次血防群众运动高潮,年前后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了两次低谷。
年~年掀起第一个血防高潮。
年3月召开全县血防誓师大会,创办了嘉善县卫生训练所。从各联合诊所挑选了37名医生,经短期培训,赴17个乡建立血吸虫病治疗组。医院防疫股并入血防站,并将血防站改为防疫站,加强了防治力量。与此同时,各乡训练灭螺指导员并组成血防专业队,为全面开展血防工作做了组织准备。
年,省抽调大批医务人员支援嘉善县。会同本县余人,组成个血吸虫病防治组,在各乡(当时称公社)的农业社(生产队)开展大规模的血防群众运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河岸覆土土埋法(灭螺带)。年~年掀起第二个血防高潮。根据中央“从生产观点、群众观点和阶级观点的高度看待血防工作”的指示:真正做到“思想通、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坚持“全面规划、点面结合、分期分批,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和“大力降低病情、重点压缩疫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战略方针,从而使全县血防工作出现新的局面。开展全面螺情、病情调查。大力进行土埋结合药物灭螺。投工万多工、筑起多千米长的灭螺带。为消灭河岸钉螺提供新技术,加快了消灭钉螺的进程。全县压缩有螺面积99.9%,为短期内消灭大面积钉螺创造了经验。对查出病人进行治疗,并建立查螺一本账、一张图,整理出查病名册,使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绩。
~年掀起第三次血防高潮。年中央下达了2个血防文件,全县抽调余人组成19个血防小分队,深入各公社、大队开展查、灭钉螺及查、治病人(畜)。为多条大港、小河筑堤降水灭螺。筑灭螺带千米,新开一条13.5千米长的新开河,填平4多条钉螺孳生的断头浜和水沟,围垦了亩的“钉螺窝”东泉荡,攻克了蒋家漾、夏墓荡等大湖荡的老大难灭螺。省、医院组织切脾手术队支援嘉善县血防工作,深入8个社、镇开展切脾手术。并在实践中培训了1多名赤脚医生、赤脚化验员等不脱产血防专业队伍。
16年的大规模防治,查灭螺投工达.9万工,查出有螺面积万平方米、灭螺万平方米;粪检查病.6万人次、查出病人23.8万人次、治疗病人22.4万人次;取缔露天粪缸只,建搭棚加盖集中管理粪缸10.4万只,三格式化粪池只、挖土井只,到年全县压缩钉螺面积99.9%、治愈病人94.3%,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绩,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二)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阶段(年~年)。
年后钉螺分布呈残存状态、病人少且感染度轻。查传螺情、病情是重点,全县开展了螺情、病情两情查和历史病人清理。螺情清查采用小框距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坚持县、社、队三级查螺。每年春、秋两季查、灭钉螺。河岸继续采用修建灭螺带灭螺,沟渠实施开新填旧法灭螺。
年~年,全县开展了一次综合性方法查病,共检查16.8万人、受检率达93.2%。对查出的病人和可疑病人进行治疗,极大地压缩了病情。为探索消灭血吸虫病规律,在天凝和凤桐两个公社开展根除血吸虫病试点,也为加快消灭血吸虫病提供了经验。全县这一阶段查、灭螺投工.1万工,查出有螺面积2.03万平方米,扩大灭螺面积万平方米;血清学查病30.6万人次,粪检查病.6万人次、查出病人0.77万人次,均给予治疗;全县建三格式粪池只,建沼气池只、挖灶边井只、建三池一塔自来水厂5个,使部分农民吃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年~年,先后对11个乡(镇)进行考核验收,结果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经过14年的积极防治,于年全县未查出粪检阳性病人。以村为单位,末次粪检阳性率均在2‰以下,仅在个别村查出少量钉螺,但没有查出感染性钉螺。血防资料齐全,全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血防工作者陆荣华在进行粪便检查。(图片由陆荣华提供)
三、巩固监测阶段(年~至今)
年转入巩固监测阶段,开展螺情病情和新感染监测。
螺情监测采取每隔3至5年轮查、普查。每年轮查全县或村,对未轮查村设立螺情监测点查螺。重点调查易漏查、查漏的复杂环境和毗邻地区可疑环境。并在全县张贴群众识螺、查螺、灭螺布告。并通过会议、广播、幻灯、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举办群众灭螺骨干学习班、发放钉螺标本、发动群众自觉投入报螺活动。水利部门也大力开展环境改造。
年~年,筑石块护岸长千米。
年~年,渠道水泥硬化千米,疏通河道条、长千米,极大地改变了历史钉螺孳生环境,进一步巩固了血防成果。
传染源监测:采取捡漏补缺、重点检查传播控制后和病原治疗后粪检未达9检者、有血吸虫病临床体征、症状及血清学单项阳性者;外地迁入、经常出入流行区的水上作业者及其他可疑阳性者。对查出病人及可疑患者,用药物吡喹酮治疗。农业部门在这20年中监测奶牛头次。新感染监测主要对中小学生查病、监测11.15万人次,粪检无阳性;解剖野鼠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这一阶段钉螺监测投工工,查螺面积.1平方千米,查出有螺面积23.8平方千米,灭螺面积23.8平方千米;查病7.38万人次,没有查出粪检阳性病人,扩大治疗人。全县99.7%的农村居民饮用自来水。累计建造卫生厕所间,占总户数的85%。到年虽查出少量钉螺,但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也没有查到粪检阳性病人。血防成果巩固。
沪浙四县第十一次血防联防协作会议
(文:陆荣华)
作者简介:陆荣华,嘉善县卫生防疫站原血防科科长,一生从事血防工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