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疟药
一、氯喹
对红细胞内各种疟原虫的无性繁殖体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症状。对肝细胞内的休眠子和红外期疟原虫无效。
控制各型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用于治疗肠外阿米巴感染;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青蒿素
杀红内期裂殖体,作用快速,对耐氯喹虫株感染有效,是我国抗疟治疗的首选用药。
主要治疗耐氯喹的恶性疟和脑型疟,症状控制率可达%,亦可用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盘状红斑狼疮。
与伯氨喹合用,可使复发率降至10%左右,因而根治间日疟青蒿素必须与伯氨喹合用。
屠呦呦因为对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伯氨喹
主要杀灭疟原虫红外期裂殖体,也杀灭间日疟和卵形疟肝内休眠体。对配子体也有杀灭作用。
用于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不能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须与氯喹合用。
疟原虫对此药很少产生耐药性。
四、乙胺嘧啶
对恶性疟及间日疟某些株的红前期有效,是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不能阻止成熟阶段原虫分裂,故不用于控制疟疾症状。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
甲硝唑对肠内、外阿米巴滋养体均有强大杀灭作用,结肠内浓度低。治疗急、慢性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是治疗肠内、外阿米巴病的首选药。
第三节 抗滴虫病药
甲硝唑是治疗阴道滴虫的最有效药物,口服和局部应用疗效均佳。在2.5μg/ml浓度时,24小时可杀灭99%的阴道滴虫。治疗失败原因多为配偶未同时治疗,故夫妻必须同查同治。
第四节 抗血吸虫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一、抗血吸虫病药——吡喹酮
是治疗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特点是剂量小、疗程短、不良反应轻、有较高近期疗效。也可用于预防血吸虫感染。也是广谱抗蠕虫药。
二、抗丝虫病药——乙胺嗪
在体内能使微丝蚴几乎全部集中在肝脏,并在肝脏内被吞噬和溃溶。剂量大时对成虫也有杀灭作用。是治疗丝虫的首选药。
第五节 抗肠蠕虫药
阿苯达唑可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尚有完全杀死钩虫卵和鞭虫卵及部分杀死蛔虫卵的作用。对绦虫及囊尾蚴亦有明显的杀死及驱除作用。
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圆线虫等,是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肠虫药。优于甲苯达唑。
甲苯达唑(甲苯咪唑)与阿苯达唑作用类似,对钩虫、蛔虫、蛲虫、鞭虫及绦虫治愈率高达90%以上,特别适用于上述蠕虫的混合感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