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20日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新时期为长久以来一直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指明了新的方向、赋予了新的内涵。“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4月12日,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在过去防控鼠疫、血吸虫病以及SARS等传染病的过程中,爱国卫生运动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毛群安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从抓整治优环境,抓设施强基础,抓习惯促健康方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广泛的社会发动,引导每个人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健康治理,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小中见大,爱国卫生运动的不变情怀“雨季,我们会提醒居民把放在阳台或者室外的花盆、器皿倒扣过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积水,给蚊虫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冬季,我们利用蚊虫活动能力弱、抵御能力差的时期,统一开展消灭越冬成蚊及蚊卵活动,清理消除屋顶、平台、阳台的易积水容器、废旧轮胎等。”北京水墨风景小区的社区管理者说,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居民个人来说其实就在这些生活小细节里,简简单单、轻而易举,但做好了却很有用,不仅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好,也是对邻里、社区负责。爱国卫生运动的实际工作,事关身边的点滴小事,却意义和影响深远。“很多传染病的发生是由于蜱虫、蚊子、蟑螂等在人际间的传播,很多传染病没有疫苗、也没有特效药,阻断传播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它包括改造环境、用杀虫剂、使用药液浸泡的蚊帐这3种重要方法。”相关专家介绍,通过对生活环境的清理、改造,其实是阻断传播途径、防控传染病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最事半功倍的手段。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具体工作该如何开展?毛群安介绍,第32个爱国卫生月强调要聚焦重点场所,如企事业单位、社区、乡村、车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yfxxcb/11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