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过端午节,老人还是依习惯于在门口墙上挂上了艾草,给孩子的耳蜗、肚脐、屁股抹上雄黄,腰上挂上香包(也叫香囊),青壮年人们则去参加划龙舟比赛、饮雄黄酒或艾叶酒。过去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是把这些传统看作是形式,现在才明白实际是夏季的重要防疫措施,而且是有效的成功经验。
端午节前后往往是盛夏,地面上的虫子就多了起来,也更加活跃了,有的悄悄地跑进房屋里来。挂在门口的艾草主要用来熏蚊子,雄黄和香包主要是预防小虫子爬进小孩子的耳朵、钻进肚脐眼和肛门等。赛龙舟也是用增强体质、运用体育来防疫的一种集体活动,而非今天的单纯的比赛或娱乐项目。现代人过端午节,多是单纯地给孩子们讲讲屈原故事,或把过多注意力放在粽子身上,忙于包粽子、吃粽子,而忽略了其中蕴含的传统防疫举措。
远古时代,人们早期也意识到防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方法上却是采用了跳神跳鬼一类的巫术、驱傩术。唐代李绰的《秦中岁时记》说:“傩皆作鬼神状,二老人为傩公傩婆,以逐疫。“这种方法除了有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之外,但难以有效驱除疫病。
人类的历史也是人类与瘟疫斗争的历史。我国历史上,人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灭菌杀毒的防疫之策,逐渐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和固定的做法,并逐渐演变为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例如,中国南方除夕夜品饮屠苏酒就是隆冬季节防疫的一个措施。据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所载,古来“除日驱傩,除夜守岁,饮屠苏酒”,乃是南方惯例。
“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在古代南方民间风俗中,有的人喜欢在房屋上画上屠苏草作为装饰,他们酿的一种酒就叫做屠苏酒,是用几种草药酿成的。明代屠隆《遵生八笺》中就记载有屠苏方:”大黄十六铢,白术十五铢,桔梗十五铢,蜀椒十五铢,去目桂心十八铢,去皮乌头六铢,去皮脐茇葜十二铢。“古人把一两分为二十四铢(北方叫钱)。照这些分量按方配制,就可酿成屠苏酒。屠苏酒所包含的七味药草的药性和功效,显示它是防治瘟疫的。因此,古人守岁饮屠苏的习惯,可以说是南方的一种群众性的防疫习俗。
季节性防疫之外,人类后来又做到了日常防疫,例如家家户户每天打扫清庭院,及时清理掩埋垃圾,经常采用艾草熏、燃香薰、烧醋熏、热汽蒸等等行之有效的灭菌消毒方法。
新中国建立后,时有十二个省市的万人染有血吸虫病、多万人受到血吸虫病的威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党组织、科学家、人民群众,三者结合起来”,各方齐动手,发动和带领群众打赢了一场消灭血吸虫病的战斗!年6月30日,毛泽东曾闻江西省余江县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喜讯之后,激情赋诗《七律二首·送瘟神》,为新中国人民战胜瘟神的壮举而喝彩!
年的新冠疫情防控战役中,我国形成了一整套的有效防疫方案,得到了全社会的响应和有效实践,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性防疫实践和记录!
年6月份,印度变异毒株又侵入我国开始施虐,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国门防疫不可放松,日常防疫不可大意。
Lee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