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寄生虫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需要预防、控制和扑灭的二大类疾病(传染病、寄生虫病)之一。但由于多数寄生虫病常为慢性疾病,不像传染病那样传染迅速和发病明显,造成的损害不如传染病表现剧烈,往往被人们忽视或重视不够,而疏于防治。感染寄生虫不但会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延迟猪只出售时间,寄生虫的严重感染可引起生长猪的消瘦、贫血和流产,甚至死亡,给养猪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生猪寄生虫病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1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寄生虫对生猪的危害主要是通过消耗生猪体内营养物质、给生猪造成机械损伤、使生猪对饲料的利用率下降,从而导致生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或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另外,寄生虫病还可引起生猪生产性能降低、生猪产品的品质降低、给生猪带来其他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病等问题。
1.1影响生长发育。寄生虫从生猪体内夺取营养物质,使生猪营养不良,引起慢性消耗性疾病,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时致使生猪死亡,有的猪表现被毛粗乱,有异食癖,常是形成“僵猪”的一个重要原因。
1.2降低生产性能。尽管寄生虫感染很少引起母猪死亡、流产等,但可以引起产仔数下降、采食量下降、泌乳性能降低、发情率降低和断奶前仔猪成活率降低等问题。
1.3传播疾病。寄生虫除了自身是病原体外,它还传播其他疾病和为其他疾病侵入生猪打开门户。寄生虫引起生猪皮肤或粘膜损伤,使其他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感染创造了条件;同时一些寄生虫进入生猪体内时也给生猪带入其他疫病,寄生虫除有自身病原体外,还传播其他疾病。如:蚊子传播日本乙型脑炎、猪后圆线虫侵入猪体时带入猪流感病毒等。
1.4增加临床诊断、治疗困难。蛔虫,肾虫移行到肺脏,或后圆线虫的感染会引起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易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混淆。蛔虫寄生于肠道引起的腹泻和球虫造成的腹泻易与病毒性、细菌性腹泻混淆。肾虫(有齿冠尾线虫)病出现的后躯不能负重、跪地行走,易与营养缺乏、风湿症等混淆。疥螨病的存在,易与缺锌症、葡萄球菌感染相混淆。
1.5生猪副产品品质下降。大量蛔虫、囊虫感染猪内脏,导致不能食用而废弃,造成屠宰时的损失。另外,猪疥螨等造成肉猪卖相变差、屠宰废弃率增加、屠体品质下降,卖价降低等。
2寄生虫疾病的防控措施防治寄生虫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消除各种致病因素。
2.1加大防控寄生虫病的宣传力度。要把防治生猪寄生虫病列入农业科普工作的重点,积极做好宣传,使广大养猪场(户)能真正认识到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增强防治寄生虫病的意识,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使广大养猪场(户)都能学会和掌握防治技术。
2.2加大政府投入。当前,政府对防制生猪寄生虫病的投入无论是科研项目的投入还是防制工作的投入都很少,除了极少的基础项目外,寄生虫病的攻关项目难以得到立项,甚至有的根本不考虑寄生虫病项目;生猪防疫经费,除了部分地区血吸虫病外,基本上用于生猪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强制免疫上,几乎没有或者较少用于寄生虫病的防控上。因此,应重视寄生虫病对养猪业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加大政府防制寄生虫病的投入。一是健全组织,即县级以上畜牧兽医部门要有专门从事寄生虫病防制工作的人员、全国畜牧兽医等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拥有一批寄生虫病的研究队伍;二是加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防制寄生虫病的经费投入,使防制寄生虫病成为日常工作。三是加大科研投入,即增加畜禽寄生虫病防制方面的科研项目立项和针对现在畜禽寄生虫病防制中的重点问题立项,通过对寄生虫的基础研究,探讨寄生虫病防制的一些新思路,如通过对寄生虫功能分子研究探讨利用一些功能分子特点来开发药物或生物制剂,尤其应针对现在还有困难防治的一些寄生虫病;应用基础项目重点为研究生产实用技术而探索工作,如寄生虫病的诊断监测技术等;攻关项目应以组装国内外现有先进和实用的技术,提高寄生虫病防制效果,增加畜牧生产效益。另一方面,进一步熟化已有的一些科研成果,解决这些成果在畜牧生产上应用还存在的问题,便于养猪场(户)接受、使用。
2.3制定防治方案。县级畜牧部门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根据当地寄生虫病发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来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每年可在适当的时机,要对本地饲养的生猪进行2次定期驱虫,使防治寄生虫病工作纳入法制化、经常化和制度化。养猪场(户)应在有资质的兽医人员指导下,根据本地区或本场寄生虫病流行情况和规律、猪场的病史、品种、日龄和饲养管理条件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本场的合理科学的寄生虫防治程序。规模化养猪场要做到在每次给生猪驱虫之前,做好寄生虫监测,以监测结果做为实施驱虫的依据。
2.4消灭中间寄主、切断传播媒介。消灭中间宿主(如螺蛳之类)以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止传播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生猪许多寄生虫(如吸虫、绦虫、棘头虫和部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都需要有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参与。用化学药品或生物学方法(培养中间宿主的天敌如养鸭、养鱼等)可以消灭中间宿主和切断传播媒介来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养猪场(户)严禁饲养猫、狗等宠物并定期做好灭鼠、驱蚊灭蝇、灭蟑和灭虫等工作,消灭中间宿主,以减少猪场发生寄生虫病的机会。
2.5环境消毒。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控制除了药物的治疗以外,与环境消毒措施的落实有重要关系。对饲养员的衣物、用具加热消毒;栏舍、运输车等可以用杀灭菊酯、双甲脒、单甲脒或螨净等进行喷雾消毒。因未成熟卵对干燥、高温的抵抗力弱,猪舍应做成混凝土圈面,应向阳光。
2.6强化饲养管理。养猪场要做到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凡从外地引进的猪只,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以确定其有无寄生虫寄生,发现患者,须进行1~2次驱虫并再次检查,经全面检测确保无寄生虫等病后方可转入生产区饲养,这样可控制外界寄生虫的传入。猪场应做好分群、分圈饲养。保持畜舍、环境及猪体清洁卫生。做好保暖、防暑和适宜运动等工作。改善猪的营养状况,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物质,以提高猪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每次饲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严防霉烂、污染。水生植物要洗干净后才可饲喂,禁止用未经煮熟的鱼虾、贝类,或食堂、饭店泔水、下脚料饲喂。注意饮水,保护好猪场饮水水源,粪堆、垃圾等应远离水源,确保水质清洁,应饮自来水、井水或泉水,防止饮进湖、河、湾、塘和沟水中的虫卵、幼虫、囊蚴以及一些中间宿主(如水蚤等)。用发酵床养猪的,如果没有对猪进行过满圈拉粪尿训练的,应定期将外露的粪便掩埋于其他较干燥处30cm以下,让其快速发酵杀灭或抑制虫卵、幼虫发育,消除或减少生猪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
2.7定期检测。规模猪场应定期做好寄生虫病的检测工作,对全场猪群及饲养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测或健康检查,以监控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猪群的寄生虫感染情况,及时掌握疫情,有计划地进行驱虫工作。
2.8科学驱虫。给猪驱虫要掌握以下技术要领:一是驱虫前先禁食。为了便于猪体对驱虫药物的吸收,驱虫前应禁食12~18h。二是应合理选用高效、广谱、低毒、适口性好、投药方便、无残留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驱虫药物,如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打虫星、驱虫精、丙硫咪唑和左旋咪唑等,应注意药量不能过量或者不足。三是连续用药。为了提高驱虫效果,常需要连续2~3次使用驱虫药。对于一些体表寄生虫,如疥螨,驱虫药只能杀死虫体,而不能杀死虫卵。用1次药后,虽杀死了皮内的成虫,但留在皮内的虫卵并未死亡,以后它又孵出幼虫再发育为成虫,即又复发。因此,正确的用药方法是在第一次用药后,间隔1周,再用药1次,才能防止此病的复发。四是要在有隔离条件的场所进行驱虫,以便清理病猪排泄物。五是注意驱虫时间。一般应在“虫体性成熟前驱虫”,防止性成熟的成虫排出虫卵或幼虫,污染外界环境。或采取“秋冬季驱虫”,此时驱虫有利于保护畜禽安全过冬;秋冬季外界寒冷,不利于大多数虫卵或幼虫存活发育,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六是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冲洗干净猪只、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腹部、肷部等较隐蔽的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后,应隔12h后才能进行猪群体表消毒工作。七是实施药浴驱虫时要选择无风的晴朗天气进行,老弱幼猪和病猪应该分批进行,药浴前要让猪饮足水,以免误饮中毒。同时要注意工作人员安全。八是在进行大规模驱虫工作之前,要先进行小群驱虫实验,取得经验并肯定其药效和安全性之后,再开展全群的驱虫工作。九是注意仔细观察驱虫效果。给药后,应仔细观察猪群对药物的反应。若出现中毒如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将猪赶出栏舍,让其自由活动,缓解中毒症状。严重者让其饮服煮得半熟的绿豆汤。对拉稀者,取木炭或锅底灰50g,拌入饲料中喂服,连服2~3d,一般可以治愈。十是严格执行休药期的规定,防止驱虫药在猪产品中残留。一般来说,屠宰前3周内不可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2.10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多数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卵囊是随着生猪粪便排出体外,经一定时间的发育再次侵袭动物。因此,加强粪便管理、避免病原扩散,对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非常重要。在寄生虫病流行区,应将生猪粪便,尤其是驱虫后的粪便集中起来,根据各地情况和习惯,结合农田积肥进行堆积发酵,生物热可使温度上升到60~70℃,经2~3周就可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幼虫、卵囊,经处理的粪便一般3个月后即可作为农家肥用。
2.11规范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时发现猪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的猪等要进行无害处理,肉尸要烧掉或深埋,病死猪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能喂狗及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来源:《动物防疫一线》年第3期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周军,张明秀更多阅读:
闫之春:非洲猪瘟防控关键策略思考
亓文宝:非洲猪瘟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伍少钦:非洲猪瘟流行期间消毒药选择和消毒方案制订
张桂红:非洲猪瘟病原学特征及流行趋势
周边疫情压力大怎么办?这个存栏4千母猪的猪老板分享了他的防非心得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