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健康》第九十八期新鲜出炉,精彩内容抢先看: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武汉市江岸区:务实求新促发展慢病防控谋新篇;湖北发布卫生健康十大典型案例;医院综合改革“枝江模式”向全省推广;省血咨委等联合纪念《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
乐博士说
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
1什么是网络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6月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成瘾列为一种成瘾性疾病,除此之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也在日前发布版的《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中也对网络成瘾的定义给予了明确界定。其中指出,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损伤。
2青少年网络成瘾有哪些危害?
从生理学角度出发,频繁上网会给大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信息,这会使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持续走高,分泌多巴胺的脑区会被持续激活,多巴胺的释放会让我们感到快乐,甚至上瘾。而我们一旦习惯了高多巴胺水平的活动,其他活动对我们的吸引力就大大降低。另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网络成瘾会使与成瘾密切相关的脑岛、控制情绪的扣带回及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受损。如果扣带回受损,儿童青少年对情感的控制能力就会下降,这可能会带来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前额叶发生改变,那儿童青少年对自身语言和行为的控制能力就有可能下降,具体可表现为缺乏耐心,容易发脾气,难以专注。除此之外,网络和游戏成瘾会还对大脑的认知功能造成损害。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首先,过度使用网络,会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诱惑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荒废学业。第二,青少年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容易使性格脱离现实社会发展,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特别会对视力造成一定的伤害。第三,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世界的虚假身份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最后,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陷入网上隐私失密、恐吓、欺诈等事件,一旦遇到,往往不知所措。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从而导致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3如何预防网络成瘾?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在这个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不让孩子接触网络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提醒家长留些时间和耐心陪伴孩子,让孩子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和户外活动,让孩子们想玩、想说的心愿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孩子的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得到很好地满足,那么对虚拟世界需求自然也会降低。其次,需要父母在平时多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以及辨别能力。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去分析网络的利与弊,相信孩子自己在经过这些分析思考之后也会有自己的一些决断的。另外,对孩子能够按计划执行的举动要及时赞扬,切忌因孩子一时的迷恋而全面否定孩子的自觉性。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如果自己每天都在玩手机,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导,同时在教育孩子有节制地上网方面也失去了说服力。最后,对于孩子上网的时间最好有一个明确的限制。与孩子做好沟通,双方严格遵守约定。若是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上网时长,孩子可以主动跟家长提出并说明原因,家长可以酌情处理。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孩子浏览到不安全的网页,可以在电脑中安装过滤程序或者“防火墙”,还可以在浏览器中建立一个专供孩子浏览的收藏夹。
健康湖北
武汉市江岸区:务实求新促发展
慢病防控谋新篇
五年前,武汉市江岸区成功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创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全民化慢性病综合防控新局面。五年来,江岸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五年来,江岸区以慢病防控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出台慢病综合防控新政策。继年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后,于年起,将之确定为“两年一次”常规工作,普惠老人。年,“7-9岁儿童免费实施窝沟封闭”项目,纳入江岸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专项投入达万元,辖区近2万名儿童受惠,此项惠民政策在全市首开先河。年,武汉市将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普惠妇女。江岸区在此基础上,将健康信息惠民工程、老年人健康服务站建设等多项工作纳入为民办民生实事工程,不断完善健康城区建设成果。此外,江岸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健康信息惠民工作整区推进,为社区居民提供跨机构就诊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共享等多项惠民服务,以慢性病为主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健康快讯
1湖北发布卫生健康十大典型案例
手术进行当中乱加价,以“免费体检”为名开展非法诊疗,这些违法行为今后都将受到了相应处罚。近日,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卫生健康领域十大典型违法案例。
医院重复乱收费案、张伦夫妇跨省非法开展诊疗活动案、湖北安星泰医药有限公司颐和堂药店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案等十大典型案例,是湖北首次发布的卫生健康十大案例,涉及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治、公共卫生等多个专业领域。卫生健康十大典型案例:
医院重复乱收费案张伦夫妇跨省非法开展诊疗活动案湖北安星泰医药有限公司颐和堂药店非法行医致医院术中加价收取患者不合理费用案武汉顶吉医疗美容有限公司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案宜昌市伍家岗区复元健康咨询部以“免费体检”、“健康咨询”为名非法开展诊疗活动案天门市鼻舒堂消毒用品店以消毒用品冒充药品开展诊疗活动案熊勇利用血液检测技术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案大冶市天佳消毒餐具配送中心餐饮具未按规定检验案斯巴达(宜昌)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珍珠路分公司游泳池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案其中,多个案例为伪造或并未取得医疗执业资质。如汉川市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局发现来自重庆的张伦及其妻熊祖惠,购买伪造《医师执业证书》,非法开展牙科治疗,招揽病人;鄂州市卫生执法人员在执法检查发现,患者吕某在湖北安星泰医药有限公司颐和堂药店求诊,药店并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为患者吕某进行输液,导致吕某死亡。此外,执法人员还发现,一些违法人员藏匿酒店中开展非法行医活动。今年4到10月,省卫生健康委综合监督局“谁执法谁普法”医院57家,发现违法违规现象起。此次对外发布十大案例,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些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2医院综合改革“枝江模式”向全省推广
12月5号,全省县域医共体建设暨医院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推广培训班在枝江开班。全省各地余名参训人员,实地考察枝江医共体建设成果,学习枝江医改经验。
培训班学员先后参医院和董市镇卫生院医共体建设情况,了解医共体运行、管理方式。今年8月,医院医共体正式成立,以医院医院,上联武汉、医院,下联乡镇卫生院及其下属村卫生室。医共体通过统一人员调配、业务管理、财务管理、药品耗材配送、绩效考核的“五统一”,在全省率先构建起紧密型医共体。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委保健办主任李向东指出,要把握全域概念,将县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整体纳入医共体建设,进行集约整合,发挥综合效应。坚持纵向整合,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绝不能让医医院“跑马圈地”,要持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3省血咨委等联合纪念《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12月4号至5号,省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省疾控中心血防所、医院联合在荆州市举办座谈会。血防专家就药物灭螺对养殖业、环境方面产生的影响等课题进行探讨。今年是我省血防工作“三步走”收官之年,全省顺利完成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县级达标的技术考核工作。座谈会后,基层血防干部职工,将血防工作融入文艺作品,创作表演了小品、戏曲等文艺节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