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前我也是名驰援医生”
视频中的胡老精神矍铄、思绪清晰,提及57年前与“瘟神”抗争一事,如数家珍。“我瞒着家人报名支援常山,一年后,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妻子带着3个孩子来到常山。”胡老相告,当时常山只有9万人口,但血吸虫病感染者高达60%,“马路上,随处可见挺着大肚子,面黄肌瘦、瘦骨如柴的人。”胡老回忆,当时医药卫生资源极度匮乏,医院仅有的几张床位,只能安排少部分重症血吸虫病患者,其余患者只能在村里集中治疗,“村里的祠堂、学校等成了临时治疗点。”胡老回忆说,当时治疗血吸虫病没有特效药,早期患者通过服用一种叫锑剂的药物治疗,但副作用相当大,严重者服药后会发生心脏骤停。“那时,我每天一早查好房,就直奔村医疗点,给病人发药、治疗,医院照顾重症病人,天天如此,一刻也不得闲。”在医护人员积极治疗的同时,当地政府号召,采取深挖沟、改造河道、埋钉螺和撒生石灰等简单有效的措施,从源头隔断血吸虫病疫情传染源。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常山血吸虫疫情终于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终将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
“浙江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出发了。”……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胡老坚持每天通过报纸、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