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发布最新传染病疫情,这种病泉州人千万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近日

福建卫健委发布最新

传染病疫情

年11月(年11月1日0时至11月30日24时,下同),全省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例,死亡24人。本月除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白喉、钩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流感无发病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甲、乙类传染病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淋病、猩红热,占发病总数的97.54%;报告死亡的传染病为: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疟疾。

年11月,全省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例,无死亡。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9.52%。

(备注:以上传染病报告统计的死亡人数,其死因不完全由所患传染病直接导致,也不作为我省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

手足口病不是儿童的专属病

成人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如果不加注意的话还会传给儿童。

成人患病多见于患儿家长、学校及托幼机构老师、保育员等。

当成人工作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疲劳、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自身免疫低下时就容易发病。

成人患病后一般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但是他们仍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由于成人活动范围大、携带病毒数量多,很容易把病毒传给儿童。

而儿童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发病率和危害严重程度将远高于成人。

每年两次高发期

每年的4~7月为高发期,9~11月还会出现一个次高峰,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多见,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

一般说来,宝宝感染手足口病后,起初有点儿像感冒,宝宝会发烧、精神不好,然后手、脚、嘴巴里会出现小疱疹,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

而重症手足口病,可能导致神经性肺水肿、脑干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病死率高,还可能导致后遗症。

由于现在治疗手足口病还没有特效药,所以做好预防很关键啊!

做好3点,家长安心应对

1.打疫苗早预防

目前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是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可以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常见病毒,也常常是引起重症手足口病的罪魁祸首。

2.少接触少得病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再经口感染。

通过咳嗽、喷嚏等感染。

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感染。

所以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家长们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注意勤洗手,家里勤通风,打喷嚏注意遮掩。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不要吃生食物、喝生水。二胎的家庭两个儿童应分开照顾、护理,一方患病时家长应注意隔离,避免两个儿童一起玩耍、拥抱、共用毛巾、餐具等。家长在护理患手足口病的儿童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直接接触患儿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细心观察早发现

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家长还应留心观察。

家长要每天检查孩子的情况,主要是观察手心、脚心、臀部有没有红疹以及口腔有没有溃疡,体温有没有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就医。

家长在家照顾患病孩子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医院就诊: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四肢抖动、无力、抽搐;精神状态差、容易惊醒、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率增快。来源:泉州网、福建卫健委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zl/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