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点亮生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们都消灭或控制了哪些疾病?1.天花作为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天花至少在人间已传播了年,重者伤及性命,轻者即便幸存,也会终生在脸上留下一个个“麻点”。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大力推行全民种痘。
天花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消灭的首个烈性传染病。随着年我国最后一名天花病人的痊愈,我国境内再未见到天花病例。
2.丝虫病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人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症状为肢体和生殖系统畸形,俗称“象皮肿”。
我国曾是世界上丝虫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遍布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个县(市),受威胁人口达3.4亿,丝虫病患者达多万人。
年5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审核认可: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宣布消除丝虫病的国家。
3.脊髓灰质炎
(俗称“小儿麻痹症”)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后的孩子非常凄惨,基本上无法正常行走和动弹。
我国于年报告了最后1例本土脊髓灰质炎病例,以后再无病例发生,提前完成了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
4.克山病、大骨节病等重点地方病基本消除大骨节病让人只能趴在地上“走路”,万人被地方性氟中毒困扰,万人因缺碘而罹患甲状腺肿大……新中国成立后,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血吸虫病等多个地方病曾经在一些地区流行,全国不同程度地遭受地方病危害。
国家在年、年先后成立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
年12月新华社公布的一组亮眼的数据,见证了地方病防治的扎实步伐——95.4%的大骨节病病区村达到消除标准,94.2%的克山病病区县达到控制标准。
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我国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全国94.2%的县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在全球采取食盐加碘措施的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领先水平。
5.疟疾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20世纪40年代我国每年至少有万以上疟疾病人,病死率约1%。
年,我国首次实现本地疟疾感染病例全国零报告,年继续保持了无本土原发病例的记录。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带领团队研究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让来自中药青蒿的青蒿素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个礼物,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6.麻风病麻风病曾被称作“绝症”。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麻风防治工作。全国现症麻风病患者从年的50万余人减少至余人。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以人口为基数,麻风病人在万分之一以下时,就达到了“基本消灭”的水平,中国的麻风病人早已、且远远低于这个标准。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写下了这几种疾病的消亡史,未来,更多种疾病的“消亡史”也将不断续写下去。
编辑:张利
来源:健康时报、山西健康之声广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