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漂物,监测钉螺,预防血吸虫病,县疾控

哈尔滨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015/4493986.html

谈起血吸虫病(大肚子病),

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它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

严重的会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状,

劳动力丧失,甚至死亡而钉螺就是传播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

为有效预防该疾病,近日我县疾控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我县黑龙镇岷江黑龙段和南城镇思蒙河开展了漂浮物监测。

在监测的5处较缓慢水流区域中,共打捞了.8kg漂浮物,捕获只螺,未发现钉螺。

打捞过程中也引来了不少围观群众,值得一“赞”的是就是这位穿着“长靴”的阿姨,看到工作人员打捞,她也主动热情地投入了进来!

随后,在南城镇兰沟村湿地公园也开展了钉螺输入监测,通过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对湿地公园内与有螺环境相通的沟渠和引进有螺区植物的种植地开展钉螺调查,在监测5处存在钉螺输入风险的可疑环境中,也尚未发现有钉螺孳生。

那么钉螺是啥?与血吸虫病有啥直接联系呢?一起来科普下!

↓↓↓

钉螺到底长啥样呢?

钉螺是一种圆锥形的螺蛳,长度不超过1厘米,宽度不超过4毫米,约为一粒稻谷大小,有6-9个螺旋。钉螺喜欢生活在土地潮湿、杂草丛生的自然环境中,如河道、沟渠、田地、滩地、竹园、宅基等,常躲藏在草根、土缝等处。钉螺感染率以秋季为最高。

人是如何感染上血吸虫的呢?

在我国境内,血吸虫主要是指日本血吸虫。它的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中,虫体移行到肠壁的小血管中产卵。大部分虫卵随血液流入肝脏,另一部分虫卵损害肠壁掉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虫卵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遇到钉螺便钻入螺体,并在螺体内发育成胞蚴,一个胞蚴又可发育成千上万条尾蚴。只要人或牲畜下到含有尾蚴的水中,不管你是胖子还是瘦子,多厉害的人,几秒钟的功夫,尾蚴就会钻进你的皮肤,脱去尾巴变为童虫,在身体中随血液移行发育,产生后代。偏偏人和黄牛是血吸虫最好的安乐窝,血吸虫在里边发育的很好,生活的很舒适。

关于血吸虫病的症状

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吸虫病是在大量感染尾蚴的情况下发生的,病人发病迅猛,可在短期内发展成为晚期或直接进入衰竭状态,导致死亡。慢性血吸虫病一般发展较慢,早期对体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晚期后则出现腹水、巨脾、侏儒等症,患者劳动力丧失,甚至造成死亡。

如何有效预防血吸虫病呢?

一、控制传染源

 1.普查与普治病人

在普查的基础上对查出的血吸虫病,普遍进行治疗,即可及时治疗病人保护劳动力,又可迅速控制传染源,兼收防治结合之效。

 2.普查、普治病牛

普治病牛是控制传染源的又一重要措施。在普查的基础上,确定治疗对象。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查螺、灭螺灭螺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灭螺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彻底改变钉螺孳生和生布的环境。因地制宜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药物灭螺。

 2.粪便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严格做到无害化处理,严格实行粪管制度。

 3.水源管理保护水源,改善用水,做到饮用水无害化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不接触疫水,雨后与早晨不要在河边草地赤足行走。湖沼地区收割、捕捞、作战训练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确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条件许可,可穿桐油布鞋,长统胶鞋、塑料防护裤等,也可将1%氯硝硫胺碱性溶液浸渍衣裤,以稀盐酸中和,防护效果可维持法年以上,防护药涂擦防具有良好功效。与疫水接触前皮肤涂擦15%邻苯二甲酸丁二酯,原液涂布1次能维持8小时有效,乳剂涂布1次,防护效果维持4小时。用2%氯硝硫胺的酯肪酸制成的防蚴笔(2%氯硝硫胺和10%松节油制成)具有强大杀灭尾蚴作用,涂擦暴露皮肤,防护效果持续10小时以上。

小编提示大家:

发现疑似钉螺时勿直接用手捉拿螺蛳,应用镊子或筷子夹取,置于干净纸袋暂时保存,并记录捕捉地点和环境(有条件者请附照片),联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来源:县疾控中心

编辑:刘鑫余文

大家扫描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zl/6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