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走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误区

近期,遇到很多市民朋友咨询,我爷爷奶奶不离开村子,不去中高风险地区,需要打新冠病毒疫苗吗?我年迈的父母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能打新冠病毒疫苗吗?我前面2针打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不是加强针继续打灭活疫苗更好?……市疾控中心整理出了四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误区,带您走出重重迷雾。

误区一: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正在服用药物治疗,不能打新冠病毒疫苗

根据相关研究和疫苗本身的工作原理,接种疫苗之后和药物产生负面反应的发生几率非常小。绝大多数情况下,正在服药不是推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理由,老年人尤其是合并慢性基础性疾病(包括常见的心脏病、慢阻肺、糖尿病、癌症等,需经常服药)的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非常高。

有研究显示,有的老年人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激素)或抗炎药物(如乙酰氨基酚),有降低新冠病毒疫苗初次接种免疫效果的风险。但是,通过全程接种和“加强针”,能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对于这些人群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强调两点:第一,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和正在服用药物的人,如果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建议缓种。第二,慢性病老人或家人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一定要客观理性地认识接种疫苗的获益和它产生的风险。

误区二:老年人外出活动很少,没必要打新冠病毒疫苗

有必要。

现在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因为病毒本身的特点,以及疫苗接种覆盖率的提高,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如果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家人回到家里,势必给老人带来感染的危险。前不久我们看到一个报道,一个孙子是无症状感染者,回家去看99岁的奶奶,结果把99岁的奶奶给传染上了。在此再次呼吁,一定要加快推进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的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利己利家利国。

误区三:高龄老人打新冠病毒疫苗不安全

我国目前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在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前,均开展了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人群的Ⅰ、Ⅱ、Ⅲ期临床试验,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全球接种中国新冠病毒疫苗的老人已经是数亿剂次,最高的年龄,海外是岁,国内也是岁。经过有关统计,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率略低于年轻人,所以新冠病毒疫苗对老年人来讲是安全的。

误区四:前面2针打的灭活疫苗,加强针还是只能打灭活疫苗

从年2月开始,加强免疫政策有所调整,在全程接种国药中生北京、国药中生武汉、北京科兴中维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满6个月,且未完成同源加强免疫的18岁以上人群中实施序贯加强免疫。符合序贯加强免疫接种要求的人群可选择智飞重组蛋白疫苗或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的一种,免费加强接种1剂。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4月6日北京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们所执行的序贯加强免疫,也有研究数据显示,抗体滴度增加的幅度比同源加强免疫更高。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是减轻重症、降低病死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全民免疫屏障的基础。只有全民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才能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风险,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目前,全市还有8.45万老年人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6.38万18岁以上人群未打加强针,市疾控中心再次呼吁,及时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来源:益阳疾控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zl/10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