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总是过于自信。
我们曾以为寄生虫不再是问题,大流行不会再到来,病毒终将被毁灭……而选择一次又一次忽视那些暗流涌动的危险。
今天,我们要给你讲一个故事。
主角是一种嗜血的小虫,它不会飞,不会跳,却偷偷把病毒带到了全世界。
被盯上的人里每10个就有1个发病,一年至少六万人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因此突然瘫痪和死亡。
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孩子;
其中的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病因。
而这一切,只要几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就能够避免。
故事要从皮肤上的一个芝麻粒大的黑点讲起。
怪病蔓延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黑龙江,小兴安岭。
连绵的森林覆盖了小兴安岭超过80%的地带。居民们多数属于同一个系统:林区。为同样的行业工作:林业。这里的冬季到四五月份才将将结束,一切冰冻的生命开始苏醒,包括:一种怪病。
几乎是一到春天,林区总会听说有人不明原因的发烧、呕吐和肌痛,浑身无力。有的人挺过来了,有的人却永远留在了这个春天。
染病的人越来越多,恐惧混着谣言火速传播开来。
有人说森林中有「山鬼」。这种东西悄无声息地从深山老林幻成人形,在夜幕中伸展佝偻的身体,专门盯上体弱多病的人。
有人说这是一种远东的病毒。从严寒的西伯利亚传播过来,蛰伏在冰川和雪原里,等待着复苏的时刻。
病死的人越来越多。春日森林成为了居民的噩梦。
关于疾病的调查火速开展,很快,专家发现,这些患者身上有一些类似之处。他们生前都去过森林,而皮肤上居然都新出现了不起眼的小黑点。
凑近看才能发现,那其实是一只小虫把头深深扎进人体,正在吸血饱餐。
图片来源:网络
专家们很快辨认出了它,蜱虫。
这正是年前苏联爆发森林脑炎的罪魁祸首。而现在,这种小虫在东北已经蔓延!
黑龙江省的蜱传脑炎最早从年开始有正规记载,当年的病死率达到了25.72%。也就是说,每4个就有1个因此死亡。病例在中国大兴安岭,长白山,阿尔泰,天山林区也有发现。
紧迫的局势曾经一度被控制。疾病控制中心在主要地区为林区从业者注射了蜱传脑炎疫苗,蜱传疾病得到了一定控制。
然而,平静只是短暂的。
几十年间,这种嗜血的小虫已经偷偷爬遍了中国,从南到北,到处都是它的踪迹。危机再现
年6月,医院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
病人是一名山林防火员,高烧不退,意识不清,各器官都出现了衰竭,医生当时就下了病危通知。
他的家人不知所措,在他们眼里,病人一个多礼拜前还一切正常,突然就开始高烧,病情越来越严重,好好一个人,怎么就要没命了。
会诊之后,医生在他的右腿发现了被虫咬过的痕迹。
没错,又是蜱虫。
这样的案例并非偶发。
去年一个夏天,江苏有37人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均因蜱虫被感染。
安徽疾控曾经紧急发布提醒,去年一个月安徽有5人因蜱虫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全国各地都陆陆续续出现了蜱虫致病的案例。研究发现,这种嗜血的小虫子,已经爬遍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湿热到严寒,处处都是。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媒介,蜱能够携带20多种不同的传染病,影响力仅次于蚊子,却比蚊子可怕得多。
传染病要流行需要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也就是说,虫子要接触到病原体才可能带病。
在中国,蚊子能传染的很多疾病已经从源头控制住了,比如登革热和疟疾。这也让绝大多数的蚊子叮咬都只是痒痒几天的小事儿。
而蜱虫就不一样了,目前我国记录种蜱虫,其中种被检出含蜱传疾病病原或已致感染病例发生。而在蜱传疾病相对高发的地区,蜱虫携带相关病原体的比例也更高。
而更可怕的是,蜱虫的吸血方式更隐蔽,如果没有相关了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被咬过,很容易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蜱虫不会飞,不会跳,移动能力不强,他们常常会在草茎或树叶的尖端守株待兔,等着人或动物经过。
就像这样。
图片来源:ScienceInsider.().WhyTicksAreSoHardtoKill.
这两只伸出的「手」会钩住人的衣物或皮肤,让它们顺势爬到宿主身上,再找个喜欢的地方吸血。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蜱虫待着的地方相当隐秘。不仅是四肢,还会出现在腋下,头皮之类的地方。
和蚊子咬完就跑的行为不同,蜱虫身体的前部几乎全是嘴,官方名称叫「口器」。靠身上的这些小钩子。蜱虫可以牢牢附着在宿主身上好几天,就像是掉进了极乐世界,像用吸管喝饮料一样连吸几天血。
左滑收看蜱虫吸血
再滑收看蜱虫吃撑
如果不被及时发现,吃饱后他们可能会掉落在任何地方,比如床单上,地毯上……寻找下一个宿主。就像是一种常常发生的情况:钻了草丛的小狗被蜱虫盯上,吸饱了血的蜱虫再盯上人。
到底怎么防蜱虫?
每年4~10月是蜱虫叮咬的高发时段,比起叮咬后的处理,更重要的是提前预防。
要是发现被咬了,倒也不用太惊慌。较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移除虫子,在家就能做,担心也可以去急诊。
丁香医生整理了一份《蜱虫应对指南》,包括如何防叮咬、被咬的话如何移除虫子、哪些情况下需要去看医生。建议大家去收藏一份,以备不时之需??
蜱虫应对指南
?点击下方进入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