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后,一定要注意这些ldquo危险

暴雨加上随后的高温,极易引起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介水传染病、食源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我们该预防哪些传染病?如何预防?

肠道传染病提醒细菌性痢疾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起病较急,高热达40℃以上。霍乱表现为剧烈的吐泻,排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深深凹陷,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伤寒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自然疫源性和人畜共患病1、血吸虫病:潜伏期平均为40天,多数在3周至2个月之间。急性血吸虫病半数以上病人有腹痛、腹泻,10%病人有脓血便,腹泻次数不多,或长期持续,或间歇发作,持续时间少则数天,多者数月。腹泻多发生于与疫水接触后2个月之内。大便稀溏,水样;也有为痢疾样腹泻者,伴里急后重,大便带血和黏液。此外,尚有发热、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咳嗽、气喘及胸痛等肺部症状。2、流行性出血热: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起病急、发冷、高热,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同时患者有“酒醉貌”。3、钩端螺旋体病:发病者以青壮年、有接触疫水者为主。早期临床表现多在起病后3天内,本期突出的表现是: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本期还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状。其他易发传染病1、洪水脚:破损创口长时间浸没在洪水中会促使下肢肿胀、溃烂,除局部剧痛外,还伴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下降等全身的症状。2、皮肤病:湿疹、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灾区常见的疾病。据统计,皮肤病约占灾区各种疾病的50%以上。★如何预防

1、做好饮用水源保护,搞好饮水卫生。饮水卫生是灾后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做好水源防护,防治水源污染。

2、管好环境,消灭病媒孳生地。修整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垃圾指定地方放置。杜绝牲畜粪便直接排入河水、湖水中,定期喷洒杀虫药物,进行灭蚊灭蚤。

3、做好防蝇灭蝇,防鼠灭鼠等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粪坑中加药杀蛆;食物用防蝇罩遮盖,淹死、病死的牲畜家禽不能食用,应掩埋或焚烧。

4、切莫接触疫水,如必须下水,需做好个人防护,可在接触疫水的部位涂抹药物,如皮避敌。也可穿戴防护用具,如长筒胶靴、尼龙防护裤等。接触疫水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服用抗血吸虫药物“吡喹酮”等。

南京市疾控中心正在积极发放消杀药品,待受灾区水位退下后即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

针对此次洪涝灾害,中心成立了传染病防制、血吸虫病防制、消媒控制、健康宣教应急处置工作组,做好应急人员、物资等准备,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fz/8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