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自然,尚易简
成德行,致永续
《传染病与野生动物》宣传册
动物媒介传染病15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传染病名称: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包虫病等病原体:血吸虫、疟原虫、班克鲁夫丝虫、马来布鲁丝虫、细粒棘球绦虫、曼氏迭宫绦虫、猪肉绦虫、华支睾吸虫、旋毛虫幼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舌形虫等媒介动物:蛇、羚羊、刺猬、穿山甲、野兔、野猪、狐狸、狼、灵长类、爬虫类、鸟类、鱼类等野生动物以及畜禽、宠物等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即以寄生虫为病原体,既可感染人又可感染动物的一类疾病,种类繁多,如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包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舌形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肉包子虫病等,其中血吸虫病和疟疾被列为我国法定传染病的乙类传染病(见连载十七和连载十八),丝虫病和包虫病则被列为丙类传染病。
世界各地报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仅蠕虫和原虫类)有余种,其中食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有40余种。我国卫生部于年6月至年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组织开展的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食源性线虫等人畜寄生虫病感染率明显上升。研究人员对福州圈养野生动物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做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57种哺乳动物中有24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人类感染不同寄生虫的临床表现各异,如急性丝虫病会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等淋巴管病变以及精索炎、附睾炎或睾丸炎等。包虫病的病程较缓慢,潜伏期1~30年,其中最常见的肝包虫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肝区疼痛、坠胀不适、上腹饱满、食欲减退;巨大肝包虫囊肿可使横膈抬高,活动受限,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如压迫胆总管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舌形虫感染要害部位就会出现咳嗽、突发头痛、发热数月,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剧烈、持续腹泻或腹痛,甚至出现腹水及腹膜炎、败血症、心包炎、虹膜炎、继发性青光眼和视力下降等症状,少数病例可致死(资料来源于《蛇志》)。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宿主包括人类以及蛇、羚羊、刺猬、穿山甲、野兔、野猪、狐狸、狼、灵长类、爬行类、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也会通过畜禽、鱼类传播,人类如果接触带寄生虫的野生动物或畜禽,包括捕捉、屠宰、食用以及在其栖息环境中活动,都有可能受到感染。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的预防控制方法包括药物控制、远离野生动物、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吃未煮熟的肉类、控制感染源等。
未完待续
目录
一、传染病的种类
二、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三、野生动物与传染病
1.鼠疫
2.狂犬病
3.甲型H1N1流感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5.登革热
6.流行性乙型脑炎
7.艾滋病
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9.中东呼吸综合征
1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1.流行性出血热
12.埃博拉出血热
13.血吸虫病
14.疟疾
15.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四、人类应如何与野生动物相处?
五、生态环境教育刻不容缓
六、涉野生动物法律法规
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公众责任和权利
2.《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的公众责任和权利
3.《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简介
4.《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简介
5.《刑法》中涉野生动物犯罪行为的刑罚规定
编写组成员
策划:杨中艺编写人员:陈爱葵、陈哲、符林、辜茂军、管雪儿、何娟、黄正雅、姜丽莎、李凤麟、李红燕、廖勇强、陆穗军、罗慧、潘伟峰、彭俊杰、吴俊丽、许欣欢、杨军峰、杨青、杨中艺、游伟健、甄蔼怡、周冬怡(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美术设计:张旭欣、谭练、谢舒婷、魏书扬、吴丹妮、李石莲、高弘毅排版编辑:吴俊丽、陈铭坚、盛汀苑捐资助印:冯笑娴、陈少莹、李海涛、周桂美协办单位:广州相约自然环境教育研究院_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