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苏老女儿苏竹君女士之邀请,我于年6月24日下午,参加在复旦大学医学院隆重举行的纪念苏德隆教授诞辰周年学术报告会。
以下为纪念活动之通讯报道。
下午,纪念苏德隆教授诞辰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复旦大学医学院隆重举行,纪念著名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思想家,我国预防医学界唯一的一级教授、中国流行病学奠基人之一苏德隆教授诞辰周年。本次学术纪念活动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主办。
苏德隆教授是中华流行病学学会首任主任委员,在他的发起奔走下,年7月中华医学会成立全国流行病学会。苏德隆教授是第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五、第六届上海市政协常委,是九三学社上海分社(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前身)第九、十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原上海市副市长、现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左焕琛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立明,中科院院士、心血管内科权威、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陈义汉教授,上海预防医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吴凡等领导以及苏德隆教授的家属、苏德隆教授培养的研究生代表分别在会上致辞、发言,并与大家分享了记忆中的苏德隆教授和他对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流行病学发展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复旦公共卫生学院书记何纳教授
主持纪念活动
复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陈文致辞
左焕琛教授深情回忆了
与苏德隆教授两代人间的情谊
李立明教授回顾了苏德隆教授
开创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的历史
陈义汉院士介绍了苏德隆副主委
对九三学社的贡献和影响
吴凡主任回顾了苏德隆教授
对上海预防医学会的贡献
及个人从求学时期对苏教授的敬仰
苏德隆的外孙女介绍了
找寻外公资料的经历和
新发现的他从青年时代起所做的报国贡献
苏德隆的研究生、年逾八旬的
俞顺章教授深情回忆
老师的言传身教和不朽的人格力量
苏德隆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思想家。他倡导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加强沟通、弥合、融合、贯通,形成缜密完整的科学体系,将更加有力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苏德隆教授心怀民众,以改善民众的健康为己任,选择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重大疾病为自己研究重点,他不仅掌握了临床、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三方面的医学知识,还掌握了统计学知识,再加上深入现场的实践调研、实验室研究分析,由此开创了中国流行病学研究中诸多新的领域。他全面阐明钉螺生态规律,创立地域防治血吸虫病的理论,发明多种血吸虫病预防药物,首创生态学灭螺方法,为我国消灭血吸虫病工作建立了卓越功勋。
苏德隆教授提出了肝癌病因同饮水污染有关的科学理论;探索了上海副霍乱地方性的理论和控制办法;是世界上确定桑毛虫皮炎病因的第一人;三次主编《流行病学》全国统编教材,重视慢性病流行病学及其防治,为我国建立起了一整套多学科方法并举的流行病学研究与实践的理论体系。他勇于变革创新,主持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工作40年,将创始之初只有几个人的小科室,壮大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公共卫生学院。他一生共培养了近3千名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他的学生遍布全国,他为我国培养了整整一代的公共卫生菁英。他的发明创造,在预防医学界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创造性工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贡献与影响,至今还在指引与激励着后人。
复旦大学医学院明道楼人的报告厅里座无虚席,走道里也站满了人。苏德隆教授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耿直的作风,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位来宾。
纪念活动开始前,大屏幕上播放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拍摄的纪实片,记录了苏德隆教授为公共卫生事业所做贡献的珍贵影像。
纪念活动后举行了“复旦公共卫生论坛——现代流行病学方法研究进展暨纪念苏德隆教授诞辰周年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的6位流行病学顶尖学者做了学术报告,分别为:
李立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所作的流行病学《传承、发展与创新》报告;
曹务春教授(军事医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长)所作的《我国新发蜱媒传染病: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报告;
沈洪兵教授(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所作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及预防医学转化》报告;
苏德隆教授的学生陈跃(渥太华大学教授)所作的《相乘模型与相加交互作用的估计》报告;
苏德隆教授在启东肝癌方面的研究合作者陈建国教授(江苏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研究员,南通大学教授、肿瘤研究所副所长、流行病学研究室主任)所作的《启东肝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
苏德隆教授的关门弟子,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姜庆五教授所作的《中国血吸虫病控制进展》报告;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还在校园内布置了介绍苏教授事迹的展板,并在学院网站上制作了纪念苏教授的专题网页,供人们永久缅怀这位著名的公共卫生学家、医学教育家和医学思想家,人杰骐骥的苏德隆教授。
可敬可佩的苏德隆教授,我们永远怀念您!
恒远的记忆——缅怀敬爱的苏德隆教授
我作为80年毕业的原上医卫生系学员,与同学们曾有幸聆听过苏老数次讲座。印象最为深刻地是苏老独到的关于预防医学之“因果论”,“有果必有因,然而有因必然有果吗?......”又论:“同学们,举例说,1.假如有人在高楼上抛下一块石头,恰巧落在你的头上。2.有人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概率就称之为:‘小概率事件’”。苏老深入浅出而又风趣的话语至今回荡在耳边......个人斗胆认为:老先生讲的绝非只是哲学理论意义上之“因果论”,他指的是在预防医学艰辛探索的漫长之路上,尚需数代有志者,持之以恒,历经磨难,奋发图强研究以获硕果。联想会议视频引入苏竹君女士回忆年毛主席在上海会见苏老等专家时的情景,主席曾专门询问苏老,“中国在3年内消灭血吸虫病是否可能?“不行”;“5年呢?”“也不行”苏老直接向主席答复,否定了3~5年灭病之可能性,主席又问“那么7~8年呢?”在同桌善意者私下提醒性暗地捅了他后,苏老这才对主席7~8年灭病之询问作了“我努力试试看”之科学严谨的答复。这就是一位预防医学泰斗之风范!历史证明:苏老对中国根治血吸虫病的科学预判是正确的!上海市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年11月)才向全球宣布消灭血吸虫病。
与会苏老的外孙女厥之玫(幼时被单位同事们喜称为“小厥子”)作为家属代表发言中提到:疼爱我的外公究竟是怎样一位人呢?其实,苏老不仅是一位为祖国预防医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学者,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和老前辈!记得80年临毕业前夕,在卫生系举办师生联谊会上,精彩的师生表演博得阵阵掌声,系办的戴老师、流行病学教研室俞顺章老师等特意提醒我们,“苏教授当年作为英国皇家协会会员,跳的一手标准交谊舞,你们要邀请他啊!”八十年代初,社会上刚解禁开始时兴交谊舞,同学中不乏有佼佼者(有原上海舞蹈学校附小的学员,又有文革前上音附小的最后一届学员),记得Z和C两位女生在老师们的鼓励下,上前邀请大家所敬重的苏老共舞,虽然苏老时因身体小恙不适未能成舞,但可见当年的融融师生之情!
年4月3日,单位(上海市徐汇区防疫站)组织赴青浦大观园旅游,苏竹君医生与我在回来的路上兴致勃勃地谈论的是“金色的池塘”观后感等。下午到建国西路我下车进单位后,一位同事神情紧张地问我道:“侬看到苏医生伐?医院去,伊拉爸爸出事体了......”事后得知,苏老当天在俞顺章老师陪同下准备出席活动候车时,在住所弄堂口被一名无驾证违法驱车的肇事者撞亡于车下。呜呼!一代预防医学之泰斗竟殒命于此,痛哉!哀哉!惜哉!
倘设苏老健在,以时年79岁苏老的身心健康之良好状况,颐养天年,阖家欢乐,定能为我国预防医学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让吾辈学习继承苏老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耿直的作风!
大师虽逝,与日同辉,缅怀先贤,传承济世!
我仅以此文缅怀苏老!
于晓宇上
附与苏竹君女士合影与实地首日封
与苏竹君女士合影
复旦大学纪念苏德隆教授诞辰周年实地首日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