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考点大总结王妍老师原创

(王妍老师原创)

(传染病执业医师考20分,助理医师考10分,我经常对学员说,传染不看可能一分都难得到,但是只要看了一般都可以得高分,因为考点非常明确,抓住各个疾病的主症,做题就可以秒杀题目,考前为了帮助学员提分,我把传染病各个疾病的主症都总结了,只要看,即可提高几分。)

必考点:病毒性肝炎(传染病60%的题都在病毒性肝肝炎)

1.病原学   甲型肝炎病毒(HAV)RNA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丁型肝炎病毒(HDV)RNA   戊型肝炎病毒(HEV)RNA

DNA——乙肝病毒   记忆:第一

 专题讲解:HBV的三个抗原抗体系统   (1)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与抗-HBs(HBsAb)   (2)核心抗原和抗体:HBcAg与抗-HBc(HBcAb)   (3)e抗原和e抗体:HBeAg与抗-HBe(HBeAb)

小结乙肝抗原抗体核心考点:

血中检出

临床意义

HBsAg

存在感染;无复制无传染性

HBsAb

保护性

HBcAg

×

有传染性

HBcAb

IgM--近期,活动;IgG--曾经

HBeAg

有传染性;正在复制

HBeAb

恢复

肝炎重点小结:(测试一下自己,自己能说出来肝炎基础部分就没有问题了)

1.分类

  (甲乙丙丁戊:谁是急性的?谁是经消化道传播?谁以血液传播为主?谁是DNA病毒?)

2.病原学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g/HbcAb)

  谁提示存在病毒但不能反应是否病毒复制?谁提示存在病毒且病毒正在复制?谁在血中检测不到?谁是保护性抗体?HbcAb-IgG和HbcAb-IgM谁提示近期感染?谁是最直接反应病毒复制的?

2.肝炎的分型(重点总结)

1.急性肝炎小结:发热、纳差、厌油、ALT升高、胆红素高/不高

2.慢性肝炎:病史超过半年。

3.重型肝炎核心考点:

(1)肝性脑病(急性:14天内;亚急性2~26周)

(2)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3)胆红素每日上升≥17.1umol/l以上,胆红素总量≥umol/l以上

4.慢性重型肝炎:又称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了重症肝炎的表现。

5.淤胆型肝炎:

(1)黄疸长:持续3周以上;

(2)黄疸三分离;   (3)大便颜色浅,皮肤瘙痒.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稳定,近10天突然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化验肝功ALTU/L,胆红素56μmol/L,HBsAg(+),抗-HBe(+),抗-HDVIgM(+),应诊断

A.慢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重度

C.肝炎后肝硬化

D.慢性乙、丁型肝炎重叠感染

E.慢性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

D

试题举例(肝炎病历分析题是考试必考的,多数同学都很头疼,看今天我们怎么分析此类题)

12岁女孩,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尿色黄来院就诊,病前4周曾注射丙种球蛋白1支。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1cm,触痛(+),脾未及,化验:ALTU/L,胆红素85.5mmol/L,抗HAV-IgM(-),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应诊断为

A.急性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D.急性淤胆型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E.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做题方法:   两步法   第一步:判定--急慢重淤   第二步:判定--甲乙丙丁戊

第1步判定:   急性——慢性——重型——淤胆型

①突破慢性肝炎-病史大于半年

②突破淤胆型肝炎   黄疸时间长:大于三周   黄疸三分离

③重型肝炎三标准:黄疸水平—总胆红素/每天胆红素升高17.1;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                肝性脑病(急性--14天内;亚急性--15天--26周)

 第二步判定:甲乙丙丁戊   (谁是主--正在感染;谁是次--携带)   ①DNA/RNA:最直接   ②抗原:e抗原(传染性正在感染复制)表面抗原(仅提示有病毒,不能说明正在感染复制)   ③抗体:IgM--近期;IgG--既往

所以…………,此题…………

12岁女孩,近10天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尿色黄来院就诊,病前4周曾注射丙种球蛋白1支。查体:巩膜黄染,肝肋下1cm,触痛(+),脾未及,化验:ALTU/L,胆红素85.5mmol/L,抗HAV-IgM(-),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应诊断为

A.急性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B.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C.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

D.急性淤胆型甲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

E.急性重型乙型肝炎

病史:近10天来,排除:慢性肝炎和淤胆型肝炎

题干中:没有肝性脑病,没有总胆红素/每天胆红素升高17.1;没有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排除:重型肝炎

即诊断为:急性肝炎

抗HAV-IgG(+)提示:曾经感染过甲肝HBsAg(+),HBeAg(+),抗HBc-IgM(+) 提示:正在感染乙肝

所以答案:B.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过甲型肝炎

男,55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尿黄及眼黄1周。2个月前家中装修房子及搬家劳累。慢性乙型肝炎20年,无明显症状,未监测肝功能,未进行抗HBV治疗。査体:慢性病容,神志清,皮肤巩膜黄染,腹部胀气,脾于肋下可触及,腹水征可疑。实验室检查:ALTU/L,ASTU/L,TBilμmol/L,ALB30g/L,HBsAg(+),抗HBc(+),HBVDNA6×10^7拷贝/ml。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淤胆型肝炎B.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慢性肝炎

答案:C

(解题思路:有慢性肝炎的病史+重型肝炎的表现(TBilμmol/L)即诊断为慢性重性肝炎)

必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

重点:

1.三大主症: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

2.汉坦病毒

3.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最为突出。

三红:颜面、颈及上胸部皮肤明显充血潮红。

4.确诊行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

肾综合征出血热做题公式:

农民、居住地方有老鼠+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即可诊断肾综合征出血热

确诊行血清特异性抗体(IgM、IgG)

.男,45岁。发热4天于1月20日来诊。体温波动于39℃~40℃,伴发冷、乏力、全身不适,服感冒药无效。居住地有鼠。查体:T36℃,P次/分,BP70/50mmHg。急性病容,精神萎靡。实验室检查:血WBC20×10^9/L,N0.6,L0.24,异型L0.16,Plt80×10^7/L。尿常规:尿蛋白(+++),镜检有少数红细胞。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斑疹伤寒B.肾综合征出血热

C.伤寒D.钩端螺旋体病

E.上呼吸道感染

答案:B

(解题思路:居住地有鼠,有发热,尿蛋白(+++)即为肾功能损害,即可诊断)

必考点:流脑乙脑对比

病原

传播途径

传染源

好发季节

症状特点

脑脊液

流脑

脑膜炎球菌

呼吸道

带菌者;患者

冬春季

高热、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

细胞多

乙脑

乙脑病毒

蚊虫叮咬

夏秋季

高热、抽搐、脑实质损害(呼吸衰竭)

细胞少

做题技巧:看到:高热、瘀点瘀斑(重点)、脑膜刺激征,即诊断流脑

做题技巧:看到:高热、抽搐、脑实质损害(呼吸衰竭),有蚊子,患者昏迷,即诊断乙脑

必考点:伤寒基础部分重点小结:1.伤寒杆菌主要致病因素---内毒素2.伤寒慢性带菌者常见的细菌存在部位---胆囊3.主要传染源--慢性带菌者;好发季节--夏秋4.伤寒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系统5.伤寒主要侵犯部位---回肠

6.伤寒临床表现:相对缓脉,肝脾大,嗜酸性粒细胞为0,玫瑰疹,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价在≥1:80)

7.诊断:血培养、骨髓培养

8.并发症(最常见—肠出血;最严重—肠穿孔)

9.治疗.首选喹诺酮类

伤寒秒杀题目的字眼:相对缓脉(体温高而心率或脉搏正常),嗜酸性粒细胞为,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价在≥1:80。

必考点:细菌性痢疾重点小结:

1,主要传染源---慢性病人及带菌者2,主要致病因素---内毒素

3,好发季节---夏秋4,传播途径---消化道

5.各型核心特点(1)轻型:无脓血便(2)重型:腹泻数十次;多种并发症(3)普通型: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发热(4)中毒型:脑型(神智障碍;呼衰)休克型(血压低,灌注差)   无明显腹痛腹泻(5)慢性型:>2个月

6.治疗:喹诺酮类

必考点: 霍乱核心表现小结:

1.急性起病

2.先泻后吐

  (泻:次数多,水多;无腹痛,无里急后重)

  (米泔水)

3.脱水(洗衣工手)血压下降,低钠抽筋,低钾

  诊断:确诊方法---找到细菌

  治疗:最主要最关键--补液

必考点:钩体病临床部分重点回顾

1,农民,渔民,接触疫水

2.临床表现:

三症:发热、酸痛、一身乏

三征:眼红、腿痛(腓肠肌压痛)、淋巴大

3,辅助检查: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4,病原治疗:青霉素,分次(3-4次)5,赫氏反应:首剂青霉素后加重   处理:   分次给药   减量试探

必考点:疟疾的考点总结:

1.经蚊子叮咬传播的传染病

2.临床特点: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而缓解,常有脾大与贫血。

3.实验室检查①血白细胞正常或减少,贫血;

②血涂片找到疟原虫是确诊疟疾的主要依据;

4.治疗:氯喹最常用

疟疾秒杀题目的字眼:间歇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大汗而缓解,即诊断

必考点:血吸虫病临床特点小结:

1,基础部分:人畜共患病。中间宿主—钉螺。尾蚴侵入人体。虫卵—引起病变主要原因。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门脉系统

2,临床特点小结:

  肝脾大、发热皮疹、腹痛腹泻、血嗜酸粒增高、接触疫水

3,晚期血吸虫病最常见为:巨脾型

4,治疗:血吸虫最常用吡喹酮

必考点:艾滋病重点小结:1,病原:人免疫缺陷病毒。侵犯CD4+T淋巴细胞2,传播途径:性,血液,母婴3,临床分期: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4,急性期特点:淋巴结肿大,非特异症状(此期抗体可以阴性)5,艾滋病期特点:   各种机会感染(卡氏肺孢子菌肺炎--最常见;最主要死因)各种肿瘤(卡波西肉瘤)

必考点:淋病重点

1.病原:淋病奈瑟菌(简称淋菌)

2.临床表现:脓性分泌物

3.辅助检查:分泌物涂片(简单、快速);分泌物培养(最准确)

4.治疗:头孢三代(头孢曲松)

 必考点:梅毒重点小结

1.梅毒分期(早期;晚期)

2.各期临床表现

  (硬下疳——梅毒皮疹——各器官损伤)

3.治疗:首选——青霉素

必考点:尖锐湿疣总结:

1.临床表现:初期为小乳头状疣,后期病灶融合,呈鸡冠状、菜花状或桑葚状。

2.治疗:局部治疗

 必考点:囊尾蚴病重点小结:1.病原:猪带绦虫的幼虫。2.传染源:猪带绦虫患者。为人畜共患病。3.临床表现:脑,眼,皮下肌肉囊尾蚴病。4.确诊:病理活检。5.脑囊尾蚴治疗首选:阿苯达唑。

必考点:传染病感染过程的5种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三无:①无症状;无体征;无辅助检查异常。②一有:有抗体。③最常见:传染病感染过程5种表现中最常见的。

显性感染

病原携带者:带菌/毒:排出病原体—传染别人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长期潜伏于机体内,一旦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如单纯疱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fz/6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