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巫溪持续暴雨这些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知

刘军连挂号多少钱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暴雨天气后

各种传染病、皮肤病都可能找上门!

巫溪县卫生健康委提醒大家:预防疾病,加强健康防护!

洪涝灾害引起的健康危害

及预防措施

洪水过后可造成多种疾病的暴发和流行,常见的有溺水、肠道传染病、血吸虫病等。

01

谨防溺水

雨后湖、河内水量激增,溺水事故更加容易发生,防溺水是我们不变的安全主题。暴雨来前往往天气闷热,有些人尤其是正值暑假期间,学生放假在家,可能会想到游泳解暑。注意!绝对不能到不明水域游泳!

个人预防措施:

(1)遇到暴雨引起的洪水应迅速撤离。如不能撤离,应向高处走或站到高处。

(2)撤离时可利用周围救生用具,携带通讯设备、发声响的设备、亮色布料等物品。

(3)当被卷入水中,抓住附近的固定物或救生物。

(4)如果路面开始水浸,部分井盖被掀起但行人难以察觉,不要贸然涉水。

发现溺水者应该如何做?

(1)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应大声呼救,并拨打/报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儿童应该寻求周边大人的帮助。

(2)若溺水者离岸边不远,可将竹竿递给落水者,前提要确保自身安全,递竹竿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拖入水中。

(3)如果现场能找到泡沫块、救生圈、木块、密封的塑料空桶等漂浮物,可以抛给溺水者,避免溺水者沉入水中。

(4)若现场无竹竿、漂浮物等,可脱下衣服连接在一起当绳子,抛给溺水者,切记要趴在地上,确保自身安全。

(5)不推荐多人手拉手下水救援,不推荐跳水时将头扎进水中。

发现溺水,应科学施救,同伴溺水,切莫贸然下水救人。

02

谨防伤寒、霍乱、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伤寒是伤寒沙门菌(伤寒杆菌)经消化道传染而发生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因进食被细菌及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水源引起的。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进食含有霍乱弧菌的不洁饮食后感染发病。本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带菌者,经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等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志贺菌于急、慢性菌痢患者及带菌者肠道内繁殖,并随粪便排出体外,人们多因饮用、食用受志贺菌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发病。菌痢的发病与气象因素显著相关,降雨量、温度、湿度、日照、气压、洪涝自然灾害等因素均会影响菌痢发病率。

03

洪涝期间如何预防皮肤病

手、足浸渍:常发生在手足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农民工和长时间在水中作业的人群中。主要表现为手足部位糜烂、脱屑和渗出,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通常位于手足指、趾间。

湿疹:多发生于双侧下肢,因为双腿长期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同时双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可在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可有渗出,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甚至肿胀。

夏季皮炎:在洪涝灾区中较常见,因此时多为夏季,长时间户外作业,日晒雨淋,加上洗浴条件差,容易发病。在身体暴露部位可产生红斑、脱屑,有的可表现为红色的细小丘疹,严重的可有皮损部位疼痛,烧灼感,患者可瘙痒明显,甚至在病变部位出现水疱和大疱等。

虫咬皮炎: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滋生,皮损为丘疹、风团或瘀点,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自觉奇痒、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可有恶寒发热、头痛、胸闷等全身中毒症状。

皮肤癣病:洪涝灾害时,由于身体一些部位长期浸泡在水中,加上此时环境温暖潮湿,是各种癣病的多发季节。如手足癣在灾区是非常常见的皮肤病之一,还有体癣和股癣等。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伴发细菌感染和其他皮肤病等。

04

洪涝时期如何预防血吸虫病?

洪涝时期,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xuexichongbing.com/xxcbfz/1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