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艾灸学堂艾灸入门30讲
第十九讲月经期可以艾灸吗?作业:
1、“艾灸是给身体加热”吗?请说说你的理解。
不是,艾灸是调神的,艾热作为一种外在的能量,被身体吸收进去后,可以很快转化成为人体之气,随
后气被运送到全身各个有需要的地方去,与此同时可以伴随着热感。
2、月经期可以艾灸吗?
月经期可以艾灸,女人在经期,总会流失一点经血,往往比平
常要容易疲劳一点,气血弱一点,此时做灸,正气能及时得到补充,身心状态都
会有所提升。如果平素有妇科问题,此时还是增强身体排出外邪能力的最好时候
——因此可以说,平素有妇科问题的女性朋友,月经期不仅可以灸,而且是需要
好好把握、尽量多灸的非常时期。
3、血崩艾灸取穴的思路有哪些?
脾失统血引起的血崩,艾灸补脾,可以止血崩。
灸隐白治血崩,除了隐白穴本身特殊的作用,重要的还有隐白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上面,
灸隐白就可以补脾,增强脾经之气,脾统血的功能得到加强,就能止住血崩。
我们不用局限在隐白这个穴位,而是把握住补脾、增强脾统血的功能
来止血崩,那我们可以灸脾腧、章门,甚至肚脐等穴位,都可以止住血崩。
实践题:排除艾灸禁忌症后,点根艾条悬灸胸腹部穴位30分钟至1小时,并记录艾灸时的身体感觉。(备选穴位:气户穴,天枢穴,带脉穴)
答:艾灸右天枢穴30分钟,灸到13分钟左右的时候,腰后边就有透热了。后边慢是就没感觉了,移到左边天枢穴,居然一下腰后边就感觉热热的。
下午去市里给朋友灸腰阳关的位置,灸了10多分钟,她前面的肚子就有热的感觉了,灸到后,肚子热的面积越来越大,右小腿有热感。
原文:
月经期可以艾灸吗?有人说灸了血量会变大,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这样子认为:月经期不能艾灸,灸了血量会变大。他们背后的思路大都
是这样子的,艾条点燃是热的,艾灸就是给身体加热,热会加快血液循环,因而
月经期不能艾灸,不然灸了血量会变大。
这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尤其是“艾灸就是给身体加热”,本身就是很错误的
想法。
艾热作为一种外在的能量,被身体吸收进去后,可以很快转化成为人体之气,随
后气被运送到全身各个有需要的地方去,与此同时可以伴随着热感——这也是很
多人会误认为艾灸时传导的热感便是艾热在身体里面走窜的原因。但人体之气在
循行时,既可以有热感,同样也可以有非热的感觉。举个很常见的例子,同样在
扫灸内关穴,就可以出现一开始扫灸是热热的感觉,扫着扫着,却出现了冷的感
觉。出现热感,或者冷感,都是经脉之气循行时自然而然产生,如果说热感是艾
热走窜所致,那么冷感就无从解释了。
人体之经脉,除了正常循行身体之气外,对于外来吸收的能量,并没有一个过滤
机制。不会说确定是艾热才吸进来,金属热就不吸收了,应该说是热、是能量,
找到吸收的点时,都会被吸进身体里来。所有的外来能量被吸收进身体里后,马
上开始转化成为人体之正气,只是不同的热源,人体转化的效率有所不同而已。
转化得太慢,外来之热(一样是外邪),在经脉之间走窜,人往往便感到燥热、烦,
甚至伴随着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扁桃体发炎等火邪上受的症状。这也是我们做
艾灸,尽量要用陈年的艾叶(打成绒)作为热源的原因。艾热最容易转化成为身
体内的正气,以艾火灸人,灸后人才容易感到舒服,身心安泰。
因而,可以将艾灸理解成为给身体补充能量,却不能将艾灸理解成给身体加热。
只有正确地理解清楚艾灸的原理,临证施灸,才能胸有成竹,并且效果喜人。像
咳嗽,有一种情况很麻烦,中医叫“寒包火”,形成这样的咳嗽很简单,只要你运
动出一身大汗时,躲进空调房,同时来几杯冰水,里面之热欲散而不得散,外面
再冰镇住,便可形成寒包火的咳嗽。这种咳嗽,治起来有点麻烦,用凉一点的药,
会加重寒的收束,咳嗽加重;用热一点的药,会加重热的发散,咳嗽加重。我们
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这样的案例,都是选择艾灸身柱,效果很好。无论寒咳热咳,
或者寒包火地咳,艾灸身柱,都可以宣肺,肺气得宣,寒热自散。要是将艾灸局
限理解成给身体加热,那热咳做灸,岂不是热上加热,又怎么能好呢?但我们在
实践中的反馈是热咳做灸,一样好得很快。
月经期可以艾灸,道理也是一样的。女人在经期,总会流失一点经血,往往比平
常要容易疲劳一点,气血弱一点,此时做灸,正气能及时得到补充,身心状态都
会有所提升。如果平素有妇科问题,此时还是增强身体排出外邪能力的最好时候
——因此可以说,平素有妇科问题的女性朋友,月经期不仅可以灸,而且是需要
好好把握、尽量多灸的非常时期。
至于担心月经期做艾灸会导致血量增大,这是多虑了。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一些
血崩、经血量很大的女性朋友,一样可以通过艾灸来解决。具体应该灸哪里、怎
么灸呢?古籍记载,灸隐白治血崩——读古书要善于举一反三,深挖一些朴素经
验背后深刻的医学原理,才能灵活运用。灸隐白可以治血崩,除了隐白穴本身特
殊的作用,重要的还有隐白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上面,灸隐白就可以补脾,增强脾
经之气,脾统血的功能得到加强,就能止住血崩。古人做灸,用的是艾绒,直接
放在穴位上面点燃,因而灸隐白也方便,但我们现在更习惯用艾条悬灸,灸隐白
不太方便。我们不用局限在隐白这个穴位,而是把握住补脾、增强脾统血的功能
来止血崩,那我们可以灸脾腧、章门,甚至肚脐等穴位,都可以止住血崩。
往期公益课学员,就成功运用过这样的思路,治好了亲戚的血崩:
患者女、25岁,主诉来月经30天未停,精神疲倦;平时喜冷饮、雪糕、牛奶、
酸奶、水果等,今年吃了很多本地产的巨峰葡萄;日常手脚冰凉。
患者面色苍白,双手冰凉;上腹温暖潮湿,腹部胀满,紧硬,巨厥压痛,中脘有
结,压痛;小腹凉,压痛;舌尖红。
患者所喜之食物,易伤害脾胃阳气,造成寒湿困脾,不能摄血归源,故崩漏月余,
不止恐下血虚脱。鉴此,当以大补元气为主,拟用悬灸治疗。
第一天施灸神阙一个半小时。脐周呈现一圈白色,热感聚集在胃部和下腹部,过
程中患者神阙部位觉有几次针刺感,后入睡。灸完背部微汗,经量减少一半。
第二天患者诉原来腹部胀满已有所改善,感觉腹部小了很多;原先拉稀也好了很
多,感觉小腹温暖,整个身体有股热团围着。
继续灸神阙三小时,艾热扩散整个腹部,灸感很好,期中有排寒,头晕,头痛,
刺痛,脐周呈现白圈出汗,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排病气现象,中间有两次睡着,
一次冷醒,但很快又入睡。灸两小时后,面色由白转红润。灸完后有打膈、排小
便,经量再次减少。
第三天改灸关元三小时。艾热迅速就扩散到整个腹部,患者很快入睡,一小时后
醒,面色苍白,出冷汗,小腹痛,感觉小腹部冒凉风,两髋痛,双下肢麻痹;又
诉腹部如有千条虫在咬,又似有人在用锤子敲打,牵拉,下坠;又好象平时痛经
时的阵痛,痛时出汗。
同时,我手下有强烈吸感,如婴儿大口吸奶,此过程持续有一小时,之后慢慢减
弱。灸完后患者面色红润,月经再次减少,精神好。
第四天继续灸关元两小时。艾热迅速扩散到整个腹部,患者很快入睡,面色红润,
手脚温暖。灸完后排小便,经血基本停止。
第五天继续灸关元两小时。艾热迅速扩散到整个腹部,患者说了一句“很累”就
睡着了,期间面色红润,手脚温暖。灸完后精神饱满,排小便,诉月经终于止住
了,原来没有感觉胃痛,今天灸完后感觉胃脘区微痛。嘱:月经虽止,但要注意
饮食,治疗仍需继续,可回家自己给自己灸。
总结一下,要记住这几个要点:
· 可以说艾灸是给身体补充能量的,不能说艾灸是给身体加热
· 月经期可以艾灸
· 妇科有问题,月经期建议都灸
· 脾失统血引起的血崩,艾灸补脾,可以止血崩
· 读古书,要从经验里挖掘出医理,才能举一反三
——选自《月经期可以艾灸吗?艾灸后血量变大怎么办?》
灸友实践:
实践:排除艾灸禁忌症后,点根艾条悬灸胸腹部穴位30分钟至1小时,并记录艾灸时的身体感觉。(备选穴位:气户穴,天枢穴,带脉穴)
灸关元穴,头顶发胀,双耳发鸣!
实践:今天早上继续灸了印堂刚开始灸整个头感觉涨涨的麻麻的后来又觉得右太阳涨有点像微微的跳动的感觉灸了一个半小时灸完头还有一点点重灸完半小时后头就不涨了这两天脖了很紧右肩膀很紧今天用支架一起灸了大椎灸了后肩膀松了很多。
实操:中脘穴自灸一个半小时先是透到后背对应的地方,慢慢的延伸到肩胛骨,再后来感觉腿上外侧也有热感
(声明:本文来自本人参加南岛老师的艾灸入门30讲共读课程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长按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