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珍藏一批“文革”时期的赤脚医生照片。图为赤脚医生和城里的医务人员一起组成医疗队,下乡为农民治病。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有四大指导方针:为工农兵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和卫生工作的群众运动。由此产生一整套的“合作医疗制度”,培养了一大批“赤脚医生”,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也主要面向农村。
解放军培训的赤脚医生正在为聋哑儿童针灸。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我们现在都认为:“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是“文革”时产生的,其实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开展合作化运动,把人民组织起来了,就要动员人们自己解决医疗卫生问题,因此建立合作医疗,培训赤脚医生,中西医结合、以及采种中草药,以这些办法解决缺医少药问题。
医院医生和实习赤脚生医生一起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抛弃了本民族的传统医学。新中国成立之初,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当时只有少量受到西医训练的人才,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又都在城市。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特别是为广大农村农民服务,必须要依靠他们的自身参与。这就需要开展“合作医疗”。
亲人解放军主动让新医疗法学习班的学员在自己身上练针。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毛主席年发出著名的“指示”,说卫生部只给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的人工作,而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毛主席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在很多建立了人民公社的地方都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到年,中国农村大约活跃着万赤脚医生,平均在每个生产大队中有3个赤脚医生。
医院革命医务人员正在狠批“爬行主义”、“洋奴哲学”。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赤脚医生在当时解决了农村专业医疗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中国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很多流行性疾病,如天花、霍乱、性病等得到治疗甚至消除,特别是中国南方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和疟疾等得到了大幅度的减少。中国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也从年的35岁增加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期的70岁。新生婴儿死亡率也从年的约千分之减少到年的低于千分之五。
赤脚医生与新老中西医医务人员一起筛选处方。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辽宁省铁法煤矿赤脚医生积极学习新医疗法,并深入井下为矿工治病。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赤脚医生用流脑静脉注射液在动物身上做实验。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部队军民卫生村现场会。御生堂博物馆珍藏
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治疗白癜风哪家比较好白癜风软膏能不能治白癜风